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新西兰人希望政府为可能威胁新西兰乃至全球未来的灾难性事件做好准备。

左图,大洪水似乎正要吞没克莱斯勒大厦。右图,许多飞机坠毁,导致曼哈顿街区一片狼藉。(网页截图)
调查结果
受访者规模:1000名新西兰人
主要发现:
三分之二认为政府应制定应对计划;
关注的威胁包括:北半球核战争、生物武器、全球机构及贸易体系崩溃;
支持度跨越党派界限,形成广泛共识;
60%受访者支持成立专门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测并报告灾难性风险。
专家观点
奥塔哥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系资深研究员Nick Wilson 教授指出:
尽管新西兰地理位置优越,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核冬天或火山冬天中幸存的国家之一;
但这种“生存优势”只有在提前投入治理和增强韧性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Wilson直言,新西兰在高冲击风险的国家规划中存在明显空白。
“公众对预案的支持度很高,而政府准备不足,两者之间的反差十分显著。”
脆弱环节与关键需求
农业依赖进口燃料:虽然新西兰能生产足够养活4000万人的粮食,但农机仍依赖能源。
能源安全:若供应受阻,粮食生产将受到严重威胁。
Wilson强调,必须从“自然灾害应对”扩展到“全面风险管理”,在现有国家风险框架(National Risk Framework)基础上,纳入“末日场景”。
结论与呼吁
Wilson总结道:
公众态度明确:大多数新西兰人希望政府未雨绸缪;
建议措施:成立专门机构(可与澳大利亚合作),负责风险监测、评估与协调;
重点投资:如能源安全等韧性措施,确保粮食生产和基本供应不中断。
“在为时已晚之前,我们必须为不可想象的情况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