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为让孩子进名校被判有罪,只为这1公里……

(9月24日),新加坡一名单亲妈妈为让女儿进入名校就读,在小一报名时谎报居住地址,在法庭认罪。

案情显示,被告在2023年,被告为了让女儿就读该校,小一报名时提供了距离学校1公里范围内的地址。而事实上,母女二人并未住在其中,该单位已被租出去了。 去年6月,这位妈妈电邮给校方,称她想将地址换成其伴侣的住所。由于地址在学校两公里外,校方告知会需要转校就近入学。这位妈妈听闻后立即改口称会继续住在原址。 妈妈的行为引起了校方的怀疑。当校方去住址查访时,遇到了该单位租户。校方询问租户是否还有孩子住在单位内时,租户指没有。 去年8月,校方与被告会面,她谎称每周一至四住在该单位。实际上却带着孩子跟伴侣住在距离学校2公里外的地方。 此外,为了避免被校方发现。她还指示租客将窗户关上,不要跟任何人交谈。 校方工作人员再次前往该单位,但并非发现母女二人,租户被问及她们情况时也语焉不详。 去年9月底,校方再次与她会面,她仍称自己和女儿住在该单位。 去年10月,学校直接通知这位妈妈,她的女儿将被转出学校。 此时她才向校方表示将终止租约,保证会和女儿一起住在哪里。 尽管一再恳求,校方还是于去年11月对她提出举报。 法庭文件显示,这位妈妈没有律师代表,在法庭上请求罚款。她说,她是以为单身母亲,需要抚养两个孩子。 “我不能坐牢,也希望罚款能轻一些,因为我的两个孩子没有父亲。我是他们唯一的依靠,而且他们还很小。”她补充道。 法官需要时间斟酌,将判决延期至11月13日。根据新加坡法律,向公务员提供虚假信息的罪名最高可判监禁两年、罚款或两者并罚。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的小一入学报名程序,报读人数如超额,居住在学校一公里范围内的孩童有优先权,接着是住家在学校一至二公里的孩童,最后才轮到住在学校二公里外的孩童。在小一报名时凭住家距离优先权入学的孩童,报名后须在同一地址居住至少30个月。 教育部回复媒体询问时透露,2020至2024年间,平均每年接获约9起不符合小一报名框架的举报。一旦发现虚假地址,教育部将安排学生转到靠近实际住所且有空位的学校,并有权决定转入哪所学校。 新加坡教育系统中“学区房”竞争向来激烈,但是这种违法手段不可取。与其钻营“法律空子”,不如看看这本书,先将孩子的书房变成“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