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备受关注的演讲。他不仅对联合国本身进行了猛烈抨击,还点名批评德国的政策方向,并在能源、气候和俄乌战争等问题上释放出强硬信号。
德媒甚至直言,特朗普:“德国走上了一条病态的道路”

特朗普在演讲一开始就对联合国的作用提出质疑,称这一机构“本有巨大的潜力,但远未发挥应有作用”。尤其在作为和平调解者方面,联合国“完全失败”。他再次强调,自自己在2025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已经“结束了七场战争”,其中包括巴基斯坦与印度、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以及以色列与伊朗的交火。
然而,事实是这些冲突并未得到持久解决,仅仅是阶段性停火。即便如此,特朗普仍将其归功于美国,并指责联合国“只会说空话,空话解决不了战争”。
在谈及欧洲政策时,特朗普直接点名德国,称“德国走上了一条病态的道路”。他批评前任政府在能源和移民问题上“错误不断”,并宣称新一届政府“已经回归化石燃料和核能,这是好事”。不过,这一说法并不符合现实:德国并没有重启核电计划,而且早在2020年,德国议会就决定最晚在2038年退出煤炭发电。

特朗普的“德国病态论”迅速在德国政坛引发争议,尤其在能源政策方面,他的指责与事实存在明显出入。
在全球高度关注的气候议题上,特朗普再次采取否认立场。他在演讲中直言:“气候变化是史上最大的骗局。”更是将“个人碳足迹”称为“带有恶意的谎言”。这一言论与科学界形成鲜明对立,因为已有广泛共识表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加速全球变暖。
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特朗普要求欧洲盟友立即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如果不立刻切断能源依赖,我们都只是在浪费时间。”他还指责中国和印度“通过购买俄国石油为普京的战争机器输血”,并称这两国已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资助者”。
特朗普同时威胁称,如果莫斯科不愿签署停战协议,美国将对其征收“极其严厉的关税”,并要求欧洲国家必须与美国保持一致。
这场演讲充分体现了特朗普一贯的风格:强硬、对抗、批评盟友、否认气候科学。对于欧洲尤其是德国而言,特朗普的发言既带来压力,也揭示出跨大西洋关系中潜在的紧张与分歧。
随着联合国大会的继续召开,特朗普的言论无疑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讨论:究竟是对现状的警醒,还是再次制造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