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 400 组买家蜂拥而至,让一套北岸住宅彻底火了。房子太受欢迎,以至于中介不得不取消Open Home。这栋房子的主人,正是 Love It Or List It New Zealand 节目的主持人 Alex Walls。

两名屋主Alex Walls和Corban Walls
Harcourts 代理中介 Ben Gibson 表示,他完全没想到第一次开放日就来了 150 多人。
“到第二个周末,大概有180人来看房。我手机都被登记人群耗到没电了。”

现场秩序的管理模式好似奢侈品门店。
“有人等了半小时才能进去,一度只能‘进10个人,再放10个人出来’。最后我们只能取消开放看房,根本应付不过来。”
“整条街全是车,而且都是好车,看起来就像车展。”

这种盛况对 Walls 并不陌生。2014年,她参加并赢得 The Block NZ 第三季时,开放看房也曾引发奥克兰高速路大堵车。
Gibson 说,第二个周末之后,他和 Wallace 决定只带有真实购房意向的人进屋。这套房子是 Walls 和她的工程师丈夫、同时也是 The Block 队友的 Corban 一起建造的。
“总共有400组人来看房。这可是你家被走来走去看了400遍啊。”
这套房在华人社交媒体也引发了很多关注。据 Gibson 透露,他们还收到了至少六个海外买家的咨询,有的来自 迪拜,还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最认真的买家大多来自 Mount Eden、Herne Bay 和 Westmere。

这栋住宅位于 Beach Haven。在排队人群中,有不少建筑师,有人还带了一整班学生来看。还有工程师,想学习 Walls 在混凝土、石材和玻璃上的创新做法。
中介介绍:“其中一位说:‘我们从没在住宅里见过这样的地基,这已经是商业级别了。’ 我也看到了 Corban 倾注的情感,这栋房子完全体现了他的技能和坚持。”
Gibson 表示,已经有很多买家准备参加拍卖。虽然他没有透露预期价格,但相信成交价会超过该社区260万纽币的纪录。
Alex 和 Corban 在完成 The Block 后,于2015年动工。这对夫妻在上月底透露,整个建造过程花了四年,压力非常大。
房子由他们的朋友、建筑师 Fraser Horton 设计,细节由 Corban 和他的施工团队 Build Strong 一手把关。
Alex 在挂牌时表示:“Corban 从一开始就坚持要建一栋完全超越市议会最低标准的房子;不仅能抵御自然灾害,比如地震,还要做到自给自足。”

房子的上层有两个起居室,一侧通向泳池和儿童活动区,另一侧连接用餐露台。下层是三间卧室、两间浴室、一个隐藏洗衣房和车库。两层之间由 Corban 设计的悬浮楼梯相连。

“我们用的材料都很自然,和外部环境呼应。住在这里就像进入另一个世界,非常宁静。各种本地鸟类都会飞来。就连淋浴间都能看到丛林景色。”
这对夫妻准备卖掉房子搬到北部的 Orewa。Alex 说:“如果能设计理想的家庭生活,我们希望孩子能在户外度过传统的童年,并生活在一个志同道合的社区里。”
“我们还会再建一栋房子,但这次选址更容易,我已经和 Corban 说好了,不许再搞那些复杂的定制设计。”
“虽然新的开始总是令人兴奋,但和这栋房子告别真的很难。它对我们家庭来说太完美了,住在这里就像做心理治疗。”
满是减速带,家门口坐过山车
在奥克兰北部新开发的社区Milldale,减速带数量之多引发了居民和外界的广泛争议。有人抱怨每天开车像在“过山车”,有人则认为这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开发商与奥克兰交通局(Auckland Transport,AT)也互相指责,让“减速带风波”持续发酵。
开发商 Fulton Hogan 的市场顾问Warren Frogley将问题归咎于AT的“怪点子”。
Frogley 从项目启动起就负责该社区的市场推广。几周前,有人通过社交媒体询问是否会减少减速带数量,他直言:
“这是 AT 那些疯子的主意,你知道的,就是他们搞出那些没人用、还容易出事故的自行车道。”
“他们的目的就是逼大家少开车,多走路、多骑车,所以故意让开车体验变得糟糕。”
不过,AT 随后回应称,社区内交通缓解措施的设计和施工是开发商的责任,并不是交通局单方面决定的。
在此之前,NZ Herald报道了一位居民Henri Labuschagne的遭遇:他每天回家开车只走 1.8 公里,却要跨过 22 个减速带。
Labuschagne 无奈地说:“我试过走不同的路,但无论走哪边都绕不开。虽然我理解要控制车速,但数量实在太夸张了。”

Frogley 当时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开发商的团队曾经和 AT 激烈交涉,“但这些人似乎一辈子都迷恋于交通缓解”。不过,他今天表示自己常在网上发表个人看法,但已经不记得发过批评 AT 的帖子。
AT 拒绝回应他的言论,但强调 Milldale 一直被宣传为交通便利、适合居住的社区,对通勤者来说“没有问题”。
AT 的设计与标准经理Chris Beasley曾解释,他们确实要求在部分人行道和自行车过道口设置抬高路段,但社区内大部分减速台其实是Fulton Hogan自行加装的。
潜在买家直接绝望
报道发出后,舆论反应热烈。名叫Sean的骑行者给媒体写信称,他常骑一条 3.2 公里的环线,把这里叫作“减速带之城”。
“数量简直疯狂。有一天我数了一圈,光是外围就有 87 个。整个社区恐怕超过 300 个,而开发还没完。”
Sean 原本考虑在 Milldale 买房,但亲自开车体验后当场打消了念头:“开车比骑车还难受,那是我第一次去,也是最后一次。”

不过,也有居民觉得无所谓。一位匿名住户表示:“真正缺的是安全的人行横道。我曾经拦下过小孩,不让他们贸然过马路,以免被飞驰的车辆撞到。更严重的是,自行车道经常被人违规停车,迫使骑车人突然并入车道,这才拖慢了交通。”
还有一名经常在 Milldale 工作的男子直言:“减速带数量太荒唐,至少有一半应该马上拆掉。”
新西兰汽车协会(AA)则持不同意见,强调减速带在需要降低车速的区域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在住宅区和人流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