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来临,爱尔兰银行与支付联合会旗下反诈平台FraudSMART联合学生组织AMLÉ发起“拒绝成为钱骡”专项行动。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中通过钱骡账户洗钱金额高达940万欧元,单案涉案金额普遍在5000至10000欧元之间。

调查显示,18-24岁群体成为犯罪团伙重点目标,该年龄段近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自己或亲友曾被诱骗出借银行账户。更令人担忧的是,四分之一年轻人承认可能为获取报酬而替他人转账,47%的年轻人从未听过“钱骡”概念,52%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
“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以现金或礼品诱惑青少年,这些资金往往流向毒品交易、人口贩卖等重大犯罪网络。”爱尔兰银行与支付联合会金融犯罪负责人尼亚姆·达文波特指出。警方数据显示,钱骡账户持有人最低年龄仅14岁,78%的涉案账户属于18-24岁群体。
爱尔兰警方经济犯罪局侦缉警司迈克尔·克赖恩强调:“这绝非‘无知受害者犯罪’,钱骡行为实属洗钱重罪。这些资金常通过短信诈骗等手段从民众手中窃取,最终用于资助恐怖主义、毒品交易等恶性犯罪,参与者可能面临刑事记录和监禁。”
认知差距加剧了风险:26%的年轻人未意识到该行为会助长其他犯罪,31%不知晓已构成洗钱罪,35%不了解可能面临监禁,42%未预料到会影响国际旅行签证申请。同时,60%的青少年家长承认从未与子女讨论过钱骡风险。
学生福利官员艾玛·莫纳汉提醒:“新学期带来的经济压力可能让‘快速赚钱’诱惑倍增,但参与诈骗活动将严重影响未来贷款申请、赴澳留学或J1签证获取。”她呼吁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向学生会寻求支持。
反诈专家给出六项防范建议:警惕社交平台陌生高薪邀约;核实居家工作机会真实性;慎当海外公司“本地代理”;拒绝使用个人账户替他人转账;不向非信任对象透露银行信息;严禁为他人开设收款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