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每月缺多少生活费?这些药物报销将降至15%!

在法国,关于生活成本、医疗政策、社会关怀以及出行便利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话题。这些变化不仅牵动着民众的钱包与健康,也映射出社会对生活质量和公共议题的多重关注。最近,法国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请跟随想法哥一起来看看吧!

NEWS

速览

法国金融服务公司Cofidis在本月初发布的第14份法国购买力晴雨表揭示,法国人每月平均需要额外507欧元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自2026年2月起,几种被认为医疗效益较低的常见治疗,包括患有长期疾病(ALD)的患者,将仅获得最高15%的法国医疗保险报销;9月22日,法国女明星碧姬·芭铎基金会发起一项大型领养活动,口号是:“放弃购买,领养!”;从意大利部分机场出发的乘客现在可以携带超过100毫升限量的液体登容,容器容量不得超过两升。但别高兴太早,包括法国在内的海外过境旅客注意了,他们仍需遵守“携带不超过100毫升限量的液体登机”的限制。

NEWS

如何获得体面生活?

法国人表示:就差钱!

法国人觉得钱不够花?根据金融服务公司Cofidis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他们平均每个月需要额外大约507欧元,才能在付完账单之后过得更舒心一些。虽然法国通胀的速度比前几年慢了一点,但三年来持续的物价压力,让大家依旧感到钱包吃紧。

在2025年的调查里,有38%的法国人把购买力问题排在心头大事的第一位。相比去年,这个比例下降了不少,但依旧超过了对健康(36%)和治安(34%)的担忧。研究还发现,如今只有18%的受访者觉得自己“购买力不错”,比2024年又少了5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大部分人还是觉得钱不太够用。

为什么会这样?大多数人把原因归结于物价上涨。72%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其次是税收。差不多一半人觉得通胀跟前几年没什么两样,特别是在食品、医疗保险和能源方面。具体来看,78%的人说食品越来越贵,76%的人感受到医疗和保险负担加重,71%的人则在为能源开销犯愁。

那如果每个月真的能多出507欧元,法国人会怎么花呢?四成的人会把钱用在吃得更好上,三分之一会多安排一些休闲娱乐,还有四分之一会拿来改善住房条件。可见大家最在意的,还是日常生活品质。

不过现实没那么美好。为了让账目平衡下来,很多人只能缩减支出。调查显示,39%的法国人首先削减的是衣服开销,其次是娱乐和休闲活动,占比38%。一些曾经习惯的消费,逐渐成了“奢侈”,只能往后放。

与此同时,存钱和透支的情况也越来越两极化。大约一半人还能存下一点钱,哪怕数额不大;但也有38%的人出现过透支,比去年增加了两个百分点。年轻人受影响最明显,超过一半(52%)的人说自己账户透过支。有孩子的家庭情况也不轻松,49%的人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在职人员中有44%受到影响,女性也有42%。相比之下,退休群体压力相对较小,只有22%的人表示出现过透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份调查其实折射出一个现实:虽然通胀不像前几年那样疯狂,但价格依旧高企,生活压力依然存在。每月507欧元的缺口,不只是一个数字,它反映的是法国人在生活质量上的落差。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许多人不得不精打细算,削减原本的消费习惯,努力在有限的收入和不断上涨的开销之间找到平衡。

NEWS

明年初,

这些药物的报销比例只能达到15%!

从2026年2月开始,法国一些常见药物的报销比例将被大幅下调。像用于缓解胃食管反流的Gaviscon、治疗经期或消化不适的Spasfon等药品,虽然目前对普通患者的报销比例只有15%,但长期疾病(ALD)患者可以全额报销。不过这一优惠将被取消,今后所有人都只能按照15%的比例获得医保报销。

这项措施的依据来自法国高等卫生管理局的评估,其认为这些药物的“医疗服务价值”较低,不足以支撑全额报销。换句话说,它们的临床作用有限,因此不再享有特殊待遇。对患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自掏更多腰包,尤其是因为大多数补充医疗保险并不覆盖此类药物,除非合同里特别包含“药房定额”项目。

政府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削减医保赤字。根据一份官方报告,取消对ALD患者的全额报销,每年可节省约9000万欧元。此外,温泉疗养的报销比例也会有变化。过去,ALD患者的温泉疗养费用可全额报销,而新规实施后,报销比例将降至65%,与普通患者一致,这部分预计能再节省2500万欧元。整体来看,政府希望在2026年实现55亿欧元的医保开支削减目标。

与此同时,医保体系的数字化也在推进。法国医保卡Carte Vitale正逐步进入电子化阶段,用户已经可以通过官方应用ApCV在智能手机上激活。根据不同情况,用户可以选择在线操作,或者前往配备相关设备的药房办理。这一新措施旨在让报销和就医流程更简单、更安全。

NEWS

“丑陋、恶心、可怕”

碧姬·芭铎发起反对遗弃宠物运动

9月22日,曾有“性感小猫”之称的法国老牌女星碧姬·芭铎的基金会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领养宣传活动,口号是“放弃购买,选择领养!”。每年夏季,法国宠物被遗弃的数量都会激增,今年情况更加严重,导致收容所爆满。芭铎直言,今年已有约25万只动物被遗弃。对于这一现象,她愤怒地称其为“丑闻、恶心、可怕的行为”。

图源:BFMTV

一向热爱动物碧姬·芭铎不仅创立了碧姬·芭铎基金会,还在厄尔省(Eure)、伊夫林省(Yvelines)和多尔多涅省( Dordogne)设立了四个收容所,如今这些地方都已“住满”。

尽管遗弃宠物在法国法律中属于违法行为,最高可判三年监禁并罚款4.5万欧元,但现实中弃养现象在法仍然十分严重。对此,芭铎呼吁法国人改变观念,不要再去购买宠物,而是到协会收容所去领养。她说,动物就像孩子,如果被遗弃会完全失落,而领养不仅能让它们重新建立信任,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好事。她希望这次宣传能够真正触动公众,“打开人们的眼睛,也打开他们的心”。

图源:X@brigitte_bardot 2

除了反对遗弃、倡议领养,这位现年90岁的法国女星兼动物保护人士,多年来一直强烈反对狩猎,尤其是猎狐式的“围猎”(chasse à courre)。今年5月,她在圣特罗佩(Saint-Tropez)的农场接受采访时再次呼吁彻底禁止这种做法,并亲自写信给总统马克龙,但到现在都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她无奈地说,自己为此坚持了几十年,却始终得不到政府的正面回应,这让她倍感失望。

图源:X@brigitte_bardot 2

不过,碧姬·芭铎依然选择用写作继续发声。几天后,她将在法雅出版社(Fayard)推出一本名为“BBcédaire”的新书,里面收录了她亲笔写下的一系列个人定义和感悟。她笑称这是一本“有趣的随笔”,希望能让大家换换心情。“既然我说话没人听,那我就用笔来表达。”

NEWS

意大利放宽液体登机限制!

过境游客仍须遵守100毫升规定

在意大利的一些机场,旅客现在可以在随身行李中携带超过100毫升的液体登机,容器容量最高可达两升。这项新规率先在罗马-费乌米奇诺机场(Rome-Fiumicino)、米兰(Milan)和博洛尼亚(Bologne)机场实施,得益于新型安检扫描仪的引入。

以往旅客常常因为携带液体超标被迫丢弃或重新购买,如今在这些机场,安检设备能够直接分析瓶子里的物质,还能以3D方式清晰呈现行李内容物,从不同角度旋转查看,甚至能识别潜在的爆炸物。这种技术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也大大简化了安检体验。

不过,这项便利仅限于从这些机场直接出发的旅客。如果是在过境或转机途中,仍然需要遵守“液体不得超过100毫升”的国际标准。原因之一是新设备成本高昂,比旧款扫描仪贵七到八倍。机场方面表示,虽然费用会部分转嫁到机场税,但对乘客而言只增加几分钱。

这项新规对法国游客来说尤其值得关注。法国是意大利的重要客源国,仅2023年第一季度就有约251.5万法国游客到访意大利。对这些频繁往返意法的旅客来说,虽然在意大利部分机场可以带大瓶液体上机,但如果途经其他机场转机,或返回法国,仍然必须遵守传统的100毫升限制。法国机场目前仍然严格执行这项规定,出行前最好提前确认,以免在安检时遇到麻烦。

许多旅客对这一变化表示欢迎。有人坦言,这样一来就不用在过安检后花高价重新买瓶装水,还能减少塑料浪费和节约用水。“我省下一瓶水的钱,也少用了一个塑料瓶,这真是个好消息。”一位名叫Mariano的乘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