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方消息,2026年起德国月票票价可能涨至每月62至64欧元。各州交通部长定于周四在慕尼黑继续磋商这一事宜。
近日,联邦交通部长帕特里克·施奈德(Patrick Schnieder)采访时表示,正与各州“进行深入谈判”,并对未来几天内达成新的协议持乐观态度。

各州计划在慕尼黑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融资方案。目前各州正在就具体金额进行磋商。有州方人士指出,如果票价定为62欧元,财政上基本不再出现赤字;若无法就额外成本分摊达成一致,则可能需涨至64欧元。来自部分保守派执政州的声音更倾向于后者。
在交通部长会议召开前,社会各团体已对票价上调提出批评。
德国社会协会主席米夏埃拉·恩格尔迈尔(Michaela Engelmeier)在接受《巴伐利亚媒体集团》采访时警告称,“若如此大幅提高票价,将对交通转型造成致命打击。”她指出,吸引民众放弃私家车、转乘公交和铁路的积极效应可能因此消失,“上一次涨价已带来负面影响,每多涨一欧元都将加重后果。”

德国最大公共交通联盟莱茵-鲁尔交通联合会(VRR)则呼吁适度涨价。
其董事会主席奥利弗·维特克(Oliver Wittke)表示:“我们需要更多资金进入系统”,建议将票价与通胀率挂钩,或采用包括人力、轨道使用及能源等关键成本的指数来调整价格。他同时强调,除了乘客承担部分费用外,联邦和各州也必须增加拨款,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期可预测的融资方案。

自2023年5月推出以来,德国票的资金安排一直存在争议。当前谈判的焦点在于如何填补预期中的新增成本。目前,联邦和各州每年共同提供30亿欧元以支持这一票价,并计划明年继续提供同等资金。然而,相较此前的订阅票价,“德国通票”更为便宜,导致交通企业收入减少。
为确保未来资金来源,联邦政府的黑红联合执政联盟近期已向议会提交法案,拟将原本仅规定到今年底的资金安排延长至2026年。草案中指出,联邦政府明年仍将提供15亿欧元作为补助。然而,如何分担新增成本尚无定论,联邦和各州都称财力紧张。按照现有联合执政协议,票价本应维持稳定,直至2029年起才逐步、以社会可承受的方式提高用户支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