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要完蛋?2035燃油车禁令引爆争议,特斯拉喊话:IAA正在上演“灾难”

德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再次成为焦点。

随着2035年起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计划进入讨论关键期,政治、产业和消费者立场出现了巨大分歧。在慕尼黑国际车展(IAA)上,这场辩论更是全面升级,甚至引来特斯拉的公开表态。

特斯拉格林海德工厂负责人安德烈·蒂里格(André Thierig)在一场汽车产业会议上直言不讳:

“慕尼黑正在发生的事,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他指出,本届IAA上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展示电动车,但与此同时,德国政界却在质疑燃油车禁令。这种前后矛盾的信号只会导致消费者“最大程度的不确定感”,进而危及德国东部新兴的电动车产业基地。

对于特斯拉而言,电动车全面取代燃油车越快越好。禁止内燃机,是其商业逻辑和市场优势的核心支点。

在IAA上,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CDU)公开反对“一刀切”:

他强调,单一动力路线是“错误的经济政策”;

呼吁坚持技术中立(Technologieoffenheit),以平衡气候保护与竞争力。

巴伐利亚州州长马库斯·索德尔(CSU)也力挺这一立场,认为需要“更多时间”完成向电动化的转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执政联盟内部声音并不统一:

社民党(SPD)交通政策发言人卡德马托里(Isabel Cademartori)批评保守派“与行业唱反调”;

绿党明确坚持2035目标,认为一旦放松,德国在电动转型中的领先优势将丧失;

左翼党(Die Linke)同样要求加大对未来技术的投入,指责梅尔茨的表态“混乱不堪”。

燃油车禁令触动的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博弈,更是产业和消费者的现实矛盾:

汽车巨头担忧转型过快削弱竞争力;

工会与员工担心岗位流失;

消费者则在补贴减少、电动车价格与基础设施滞后的背景下,对“电动未来”充满犹豫。

正如有专家所言:“这是一次关于德国汽车灵魂的斗争。”

这场围绕2035燃油车禁令的争论,正在撕开德国政界和汽车行业的深层裂痕。

特斯拉希望更快淘汰燃油车;

保守派主张保持技术多元;

绿党与社民党则强调必须坚持转型时间表。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汽车之战”才刚刚开始。

你怎么看?德国应该坚持2035年燃油车禁令,还是给传统动力更多过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