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25岁女职员的绝望一年:从“野狗”辱骂到生命尽头
2021年4月,25岁的里实走进了东京港区一家叫 D-UP 的化妆品公司。
那天她穿着浅色套装,背着新买的小挎包,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能在化妆品行业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份光荣。她喜欢打扮,爱买口红,还常常跟姐姐说:“等我以后有经验了,说不定也能做自己的品牌。”

家人都记得,那段时间的里实,总是笑眯眯的。每次回家,她会和母亲分享公司新出的睫毛膏,还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公司做的哦!”
她相信未来一片光明。
但仅仅八个月后,她的世界彻底翻转。
2021年12月,社长叫她去办公室“谈话”。
办公室不大,窗帘拉着,只有顶灯在头顶嗡嗡作响。她双手捏着笔记本,小心翼翼站在社长面前,等着听指点。

然而,社长并没有给她机会开口。话语像子弹一样接连射出:
“别小看大人。” “这种态度,不适合在公司待下去。” “你就是一条流浪狗。”
足足五十分钟。

她的头越来越低,眼睛里泛起泪光,手指死死掐着笔记本边缘,几乎要把纸壳掐破。
她努力忍着,低声恳求:“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改的……”
可社长冷冷打断:“已经没机会了。”
当门关上的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
家中的泪水
那天晚上,她回到家,眼睛肿得厉害。母亲忍不住追问,她只是摇头说“没事”。但半夜,母亲还是听见她在被窝里压着嗓子哭。
第二天,她对母亲小声说:“是不是连你们,也一起被骂成野狗了?对不起……”

母亲听完,心口像被刀割,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从那以后,她常常陷入自责。姐姐回忆:“她会突然沉默,然后说自己没用,觉得活着是拖累。”
疾病与解雇
2022年1月,医生确诊她患有重度抑郁症。公司同意她停薪休养。
她试着调整作息,写日记,偶尔去散步。但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她常常在笔记本上写:“我是不是不适合社会?大家是不是都讨厌我?”

半年后,休养期满。她鼓起勇气给公司发了邮件,却等来一份冷冰冰的通知:“视为自动离职。”
她彻底崩溃了。
最后的八月
2022年8月的一个傍晚,她在家里选择结束生命。虽然当时被及时发现送医,心脏重新跳动,但她从此陷入昏迷。
家人轮流守在病床前,母亲每天握着她的手,轻声说:“回来吧,妈妈还在等你。”

可她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2023年10月,她在病房里安静地离开了人世,年仅25岁。
法院的判决
她的离世,让整个事件被揭开。劳动基准监督署展开调查,认定社长的行为构成霸凌,和她的抑郁症、轻生有直接因果关系。
2025年9月9日,东京地方法院裁定:D-UP公司必须赔偿 约1.5亿日元,社长辞去代表董事职务,公司需提出防止再发措施。

10日,公司官网发布声明,确认社长已辞职,并公开道歉。
但对家人来说,这些来得太迟。
姐姐在记者会上哭着说:“如果公司能在妹妹还活着的时候说一句对不起,她也许不会走到今天。”
母亲在书面声明里写下:“语言既能疗愈,也能杀死一个人。”

父亲哽咽地说:“再怎么恨公司,也换不回孩子。我们只希望不要再有第二个家庭遭遇同样的痛苦。”
判决公布后,日本网友议论纷纷:
“1.5亿日元算什么?一条年轻生命只有这点价吗?”(网友@tokyo_neko) “辞职就完了?他应该进监狱才对。”(网友@justice) “我也被上司骂过‘垃圾’,到现在还会做噩梦。能撑不住的人,真的太正常了。”(网友@ol_worker) “语言霸凌比身体暴力更可怕,因为它每天都在侵蚀你。”(网友@mama_jpn) “希望这件事能改变职场,让下一个新人不再活在恐惧里。”(网友@futurehope)

如今,赔偿金、辞职、道歉都已完成。可在里实的房间里,书桌上还摆着她喜欢的化妆品,香水瓶里还剩下一点点味道。
一个本该充满未来的年轻人,就这样被一句句冷冰冰的辱骂推向深渊。
这是一个家庭永远无法弥补的空洞,也是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