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阪那边闹出个挺大的事儿,一个中国大姐在日本看病,被医院收了三倍的费用。她家属一看,这哪受得了啊?于是直接把医院告上了法庭。
事情挺有戏剧性的,我慢慢跟你说。

这位大姐本来不是去日本定居的。2019年,她是去探亲的,本来想着待个一两个月就回国。结果赶上新冠疫情,航班一刀切,机票一票难求。她就这么被“困”在日本,一待就是好几年。
到了2022年,她身体出了问题,被查出来是癌症。医生说得住院治疗,可问题来了——她拿的是短期签证,没法参加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没有保险,就只能自己掏钱,走所谓的“自由诊疗”。

在日本,看病用的是“点数制”。比如某个治疗是1000点,有保险的人可能只要自付三成。要是没保险,就得自己全额支付,按点数乘以10日元来算。也就是说,1000点就是1万日元。
这听起来已经不便宜了对吧?可这家大阪医院更狠,它直接告诉这位中国大姐:外国人要按照点数×30日元来收。也就是说,同样的治疗项目,日本人无保险是1万日元,她得付3万日元。

结果,一个多月的住院账单,直接飙到 675万日元,差不多32万人民币。
她家属一看,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于是只按照“日本人无保险标准”付了225万日元,剩下的拒绝支付,还一纸诉状把医院告上了大阪地方法院。

他们的理由特别直白:“凭什么同样没保险,日本人是10日元一分,外国人就是30日元?这不就是国籍歧视吗?”
医院当然不承认,说我们不是歧视,是制度不同。理由大概有三条:
1. 外国人万一看完病不交钱就跑了,医院很难追讨。
2. 外国病人经常需要翻译,沟通成本高。
3. 厚生劳动省自己也说过,自由诊疗没有统一规定,每家医院可以自己定价。

意思就是:我们不是看你是中国人才收三倍,而是因为你是“外国人没保险”,所以标准不同。
这事一曝光,中日两边的网友都热闹起来。
中国这边大家很气愤,觉得这是打着制度幌子的歧视:
“明摆着就是国籍不同待遇。”
“三倍?这不是多收,是宰人吧。”

日本网友的声音就比较分化:
> 日本网友A: “说实话,外国人治完病就不付钱的情况不是没有。医院要保护自己,不奇怪。”
> 日本网友B: “可问题是,日本人无保险也是10日元一分啊,为什么外国人就要三倍?这确实说不过去。”
> 日本网友C: “我觉得可以适当多收点,比如两倍。三倍有点过分了,看起来就是歧视。”
所以你看,日本人自己都吵起来了。

在日本没保险看病有多贵?
顺便给你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东京留学的时候,刚到没多久摔了一跤,胳膊骨折。因为还没来得及加入医保,去医院缝了几针,光急诊费就花了几十万日元。后来她赶紧补办了保险,才把一部分钱要回来。
要是像大阪这家医院这样收外国人三倍,她估计早就破产了。

所以在日本,“医保”真的是护身符。有医保,三成自付;没医保,全额自付。再碰上这种“外国人三倍”的医院,那就更惨了。
现在法院还在审,没判下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事已经把一个现实问题摆到台面上了:外国人在日本看病,价格到底该怎么算?
日本政府要是真想吸引留学生、打工人和外资,就得把规则搞明白。要么大家都一样,要么就把额外的翻译费、管理费单独算,不要用一个模糊的“三倍价”糊弄过去。

一个中国大姐看病被收了三倍钱,家属不服告医院,中日网友吵得热火朝天。有人说是歧视,有人说是风险管理。到底怎么算合理,恐怕还得等法院来敲定。
但有一点很真实:在日本看病,要是没医保,真心贵。再碰上这种医院,直接就是“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