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周最新消息,
一名澳大利亚新州17岁女孩
遭狗袭击后周一在医院死亡。
据澳媒报道,悲剧发生时,
17岁的Annalyse Blyton
正在朋友的家中学习,
突然遭到一条狗的袭击,
她的头部、颈部和身体被严重咬伤,
经过多天抢救,
Annalyse最终还是走了。

在新西兰狗袭击事件也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奥克兰。
今年6月份,
一名奥克兰女子在植物园
遭未拴绳犬只咬伤手臂,
留下多处撕裂伤口。
今年3月底,
一名4岁的新西兰丰盛湾男孩
被三只狗袭击致死。
去年底,一名35岁奥克兰女子
被几只失控的大型犬
撕裂了头骨,暴露出脑组织,
九死一生。

在新西兰,恶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数据显示,2023年与狗咬伤相关的ACC理赔新案达到近1.5万件,比2022年的13,326件增长了10%。
另据奥克兰市议会近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去年全市共接到16,739起犬相关投诉,
创历史新高;
狗只攻击事件同样严重,
共记录1,341起袭人事件
和1,253起袭犬事件!
澳洲17岁花季少女
在朋友家被恶犬咬死
这起最近悲剧发生在上周四(9月4日)上午,17岁澳洲少女Annalyse Blyton在新州Singleton一位朋友家学习时,遭到朋友家的一只大型犬袭击。她的头部、颈部和身体严重受伤。
事发后,目睹袭击事件的路人纷纷上前帮助Annalyse,努力将狗从她身上拉开。
随后,他们为Annalyse进行了基本的急救,止血并包扎伤口,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Annalyse被空运到John Hunter医院,情况危急,直到本周一(9月8日)因伤势过重去世。

AI图片
据悉,发起袭击的狗是这所住宅中的一只10岁拳师犬、阿拉伯斗牛犬和爱尔兰猎狼犬的混种狗,其主人称此次袭击“不符合它的性格”。
澳洲警方正在调查此事,并指出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这只狗对社区构成“重大风险”。
目前这只狗已经在主人同意的情况下被安乐死。
一年来新西兰已发生多起
狗袭击恶性事件
今年3月底,丰盛湾地区有两人遭狗袭击,导致年仅四岁的Timothy Tu'uaki Rolleston-Bryan死亡。
一位不愿具名的亲属表示,全家对Timothy的去世感到“极度悲痛”,“我也不清楚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只知道我们接到通知后赶到医疗中心,结果他就走了。”
参与致命袭击的狗已被实施安乐死。

去年11月17日下午,35岁的Trudy Lee在奥克兰Manurewa遭到袭击,身受重伤。几只失控的比特犬分别咬住了她的手臂、腿和头,甚至撕裂了她的头骨,暴露了脑组织。
她还提到,她的女儿就在不远处,袭击发生时有多名儿童在街上,而事发地离Manurewa South School和Manukau Christian School非常近。 “我的女儿们每天走这条路上学,而学校离事发地点只有50米远。” Lee和恶犬缠斗了一段时间,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赶走了狗,之后被紧急送往Middlemore医院,在救护车内接受了输血。

今年6月初,一名女子在奥克兰植物园散步时,一只未拴绳的狗突然跑向她并咬伤了她的手臂(事发于指定的拴绳遛狗区域),留下多处撕裂伤口。
据受害者女儿称,涉事狗主在受害者倒地流血时逃离现场,好在路过的一家人帮助她的母亲止血并寻求帮助。
“狗主人(一男一女)没有留下来照顾我妈妈,当时她躺在水泥小路上,手臂上的五个撕裂伤口流血不止。”
“他们竟然如此冷酷无情地对待一个被(他们的狗)伤害的人,我对此感到无比愤怒。”
奥克兰市议会动物管理部门随后对此事展开了调查。
奥克兰去年上千起狗袭击事件
呼吁狗主人尽快做这件事!
9月2日,奥克兰市议会刚刚公布了《动物管理年度报告(FY24/25)》,报告显示,流浪狗和狗袭击事件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共接到16,739起未拴绳犬相关投诉,创历史新高;狗只攻击事件同样严重,共记录1,341起袭人事件和1,253起袭犬事件。一年安乐死超6000只狗。
奥克兰市议会动物管理经理Elly Waitoa表示,市议会正在全力应对犬类问题,但不负责任的狗主人仍让人类、其他动物及犬只自身处于风险之中。

图片来源:奥克兰市议会网站
“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直努力保障市民免受犬只伤害,但仍有大量狗未登记、未绝育,也未得到妥善管控。这导致了不断的繁殖、流浪和攻击循环,每年情况都更加严峻。”
过去一年,市议会共处理近4万次服务请求,共拘留10,214只犬只,较上年增加23%。三座收容所长期处于满员或接近满员状态。
Waitoa指出,收容所犬只增加的原因之一是被遗弃幼犬(22%为3个月以下)数量上升,而这和流浪狗未绝育有着密切关系。
Waitoa强调,犬主应尽快为犬只绝育,这是打破恶性循环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绝育不仅能减少攻击性,降低流浪风险,还能减少收容所压力,对犬只和社区都有好处。”
据悉,绝育可以减少狗狗发情引起的烦躁、不安,胸部不振,对陌生人、甚至对主人的攻击。度过绝育恢复阶段的潜在危险后的狗,袭击概率有所降低。

图源:奥克兰市议会网站。
在奥克兰,今年初市议会“严打”未注册犬只,表示将向5500名未注册犬只的主人发出违规通知。
今年8月,奥克兰将实施新的区域养犬条例,对公园及海滩遛狗的牵绳规定和单次遛狗数量均做出了限定。
那么,在新西兰如何避免被狗袭击?被狗咬了又该怎么办呢?
如何避免被狗袭击?
这份攻略一定要牢记!
避免被狗袭击的关键在于理解狗的行为信号、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下是Deepseek根据多种情况给出的一些实用建议:
1. 预防措施(未接触狗时)
不要随意接近陌生狗:尤其是被拴住、在车里或围栏内的狗,它们可能因护领地而攻击。
询问主人许可:想接触狗时,先询问主人狗是否友好,并让狗先嗅你的手(握拳更安全)。
避免直视或突然动作:直视可能被狗视为挑衅,缓慢移动能让狗放松。
留意警告信号:龇牙、低吼、竖毛、耳朵后贴、僵硬姿势等都是狗不安的表现,应缓慢远离。
2. 遇到狗靠近时
保持冷静:不要尖叫或奔跑,这可能触发狗的追逐本能。静止站立,避免与狗对视(可侧身减少威胁感)。
用物品分散注意力:如果狗表现出攻击性,可用包、水瓶等物品引开它,不要弯腰捡石头(可能激怒狗)。
避免转身逃跑:慢慢后退,直到狗失去兴趣。

今年初,奥克兰南区一家农场5天内发生两起流浪犬袭击事件,三只流浪狗咬死了142只羊羔还将86只羊羔咬伤,场面太过惨烈。
3. 若狗扑咬或攻击
保护关键部位:用前臂或非惯用手格挡,避免暴露喉咙、脸和腹部。如果跌倒,蜷缩成球状护住头部。
不要拉扯被咬部位:强行挣脱可能加重撕裂伤,可尝试用重量压狗鼻子或戳眼睛(紧急情况下)。
用物品阻隔:将外套、背包等塞给狗咬,争取脱身时间。
4. 特殊场景注意事项
遇到流浪狗群:绕道而行,避免与多只狗对峙。如果被围,找高处(如车顶)或障碍物躲避。
骑行时遇狗追:停车,将自行车作为屏障,面对狗缓慢离开。
儿童安全:教育孩子不要摸陌生狗,遇到狗时不要尖叫或挥手。
5. 长期建议
学习狗的语言:摇尾巴不一定代表友好,可能是兴奋或紧张。放松的狗身体松散,嘴巴微张。
携带防身工具:高频哨子(可能吓退狗)、防狼喷雾(需谨慎使用)等。
报告危险犬只:若附近有频繁攻击的狗,联系动物管理部门。
6、被咬后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
就医检查是否需要狂犬疫苗或缝合。
记录狗的特征,向相关部门报告。
记住,大多数狗不会无故攻击,它们的反应往往源于恐惧、护食或护主。保持尊重和谨慎能大幅降低风险。
如果在新西兰被狗袭击该怎么办? 在新西兰,虽然大部分宠物狗都比较友好,不会主动攻击人。但有时候,这样的小概率事件还是会发生。 天维菌提醒: 在快速就医的同时,留下现场目击证人、拍下狗的狗牌(dog tag)也同样重要,以免狗主人过后不承认。 在做完上面两件事后,当事人可以报警,并给奥克兰市议会打电话投诉,电话为09 301 0101。 被狗袭击相关的投诉属于紧急投诉(urgent complaint),该热线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有人接听。
随后,投诉将转交给市议会的动物管理团队,他们将调查袭击事件并根据Dog Control Act 1996采取行动。同时,关于狗的非紧急投诉也可以在该网站上完成。
市议会会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接到的投诉。
根据新西兰政府网站,如果狗主人没有尽到养狗的责任与义务,比如没有给狗注册以及植入芯片、没有妥善照顾狗狗、故意提供关于狗的虚假信息、无法让狗保持安静等等,他们可能会需要支付100至750纽币的罚款。

图片来自奥克兰市议会官网
如果投诉中的事件情节较为恶劣,涉及狗攻击人或动物(包括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那么狗可能会被扣押或扑杀。
如果家养的狗攻击他人和动物,狗主人是可以被起诉的!如果罪名成立,他们最高可被罚款3,000纽币。除此以外,狗主人还要承担所有损失的费用。
咬人的狗还将被要求戴上嘴套。如果主人违反这一要求,可能会被额外罚款3,000纽币,在最严重的情况下,狗可能会被处死。
如果家养的狗攻击人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那么狗主人可能会被判处最高三年的监禁和/或20,000纽币的罚款。伤人的狗也很可能会被处死。
在新西兰,动物管理官员、护犬员或警察可以进入任何场所,查封和扣押威胁到他人安全的狗。
最后,天维菌提醒,遇到不熟悉的狗千万别靠近!也不要和狗主人不在场的狗接触!大家相互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