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榜频繁变动的今天,很少有人能稳坐“世界首富”的位置太久。今年上半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个人净资产还维持在约4200亿美元左右,高居榜首,但这次,世界首富的桂冠却由另外一个老将夺得。

2025年9月,拉里·埃里森卷土重来成为世界首富。靠着甲骨文股价的一路狂飙,这位81岁的硅谷老将,不仅重返财富榜首,还刷新了有史以来个人财富单日最大增长记录——一夜之间增加上千亿美元!总资产突破4000亿美元!

但这一次,人们的目光不再只停留在数字和公司市值上,我们也注意到他背后一些私人的属性,这是一个骨灰级的日本文化爱好者……

他的家不是什么浮夸的超级庄园,而是仿照京都宅邸风格打造的日式庭院。走进其中,院子里种满松柏和樱花,石灯笼、茶室、榻榻米一应俱全——仿佛从加州穿越到了京都。

他不是短暂喜好,而是长期沉浸:收日本古董,收藏浮世绘,还亲自参与设计庭园细节。连他的私人助理、前任伴侣都是亚洲文化背景。

如今,他的第六任妻子朱乔琳是一位中国姑娘,她1991年出生于沈阳,初中就读于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后赴美留学,先后在巴德学院、密歇根大学取得学位。

两人的恋情在2016年首次曝光,当时媒体拍到他们一同出现在NBA球场。2017年起,朱乔琳开始作为埃里森的公开伴侣亮相。2024年,密歇根大学校友组织的一封感谢信,正式披露她的配偶身份,并确认两人已经育有两个孩子。

他们之间相差47岁——埃里森出生于1944年,今年81岁;朱乔琳则刚过而立之年,这也意味着朱乔琳一夜之间跻身“华裔女首富”的行列……
有人调侃说,这位老牌的科技大佬更像是“隐居在美西的日本大名”。但说起来,埃里森不是唯一一个“哈日”的硅谷人物。其实,在财富顶端的美国科技创始人中,这样的文化倾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乔布斯生前多次去日本参禅。他曾说,苹果产品那种“极简美学”,灵感之一就来自禅宗。家居布置也非常“和风”:低矮的木桌、白墙、空空的房间——看上去像一间寺庙静室,他那件知名的圆领黑色毛衣还是找三宅一生定制了一集装箱运回美国……
扎克伯格则在自家园子里修建了日本凉亭,每天早晨在那里冥想。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归零”的方式,用于在高压环境下保留自己的专注感……


就连马斯克,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流露出对日本文化的偏爱。他曾把推特的Logo换成柴犬形象,推出过“柴犬笔”,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提到日本美学。他特别欣赏武士精神,认为那种“孤勇而不惧牺牲”的气质,和科技创业者面对未知挑战的状态非常相似。看他今年硬杠特朗普、独自顶住舆论压力,不难想象,他骨子里对那种孤身出阵、破局而上的武士形象,是带着某种共鸣的。

为什么这些美国的硅谷大佬会喜欢日本文化?也许原因很简单。越是站在技术与速度最前线的人,越渴望慢一点、静一点、柔和一点的生活方式。而日本文化,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空间:有节制、有仪式、有距离感,也有尊重与安宁……

这让人想到一个敏感却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我们稍微喜欢点日本文化、说句“日本真干净”时,常常会被贴上“精日”“崇洋”这样的标签。但看这些硅谷大佬,不仅哈日,而且住日本风格的房子、拜禅宗、学武士精神,却从没有美国人质疑他们“背叛美国”。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要模仿谁,只是提醒自己:文化的喜好本就该有一点自由空间。喜欢日本,从来不是说否定自己的文化;就像埃里森的日式宅邸,也并不妨碍他继续为美国AI产业修基建、投重金……

所以说真正的自信也许不是抵触“他者的好”,而是知道自己可以理解、欣赏各国的优点,却依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也就是“看得见别人好补自己的短”。最后感叹一下,有钱真好,想怎么实施就怎么实施,就像比尔盖茨在长野轻井泽还有套大别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