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的企业采取激进的方法来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在新兴企业中,每周72小时的“996”工作制十分普遍,这使得德国也开始反思,是否应该加入这种“福报”。
《Wired》连线杂志向西方读者介绍了这一工作模式:
“从早上9点干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六天,——这就是所谓的“996模式”。这种最初起源于中国科技行业的模式,如今正日益成为美国科技公司的效仿对象。这种模式在德国也越来越受欢迎。”
德国的工作时间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因此,商业协会和政界人士都在呼吁延长工作时间。德国媒体《世界报》甚至开始发问:在德国,每周工作72小时的工作时间是否可行?

专家警告,这不但违反劳动法,更容易造成健康风险。尽管如此,专家们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工作有助于经济繁荣。
《世界报》报道说:“中国的例子就说明了一切。尽管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每月加班时间最多36小时,但“996”工作制几年前就已在中国科技行业确立。许多公司希望每周72小时的工作制能够提高业绩,为其带来国际竞争优势。
到目前为止,这一目标已初见成效。统计平台Statista预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年增长率将接近27%,亿万富翁,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甚至认为‘996’是一种‘福报’。
德媒报道中继续说道:“然而,有一点需要注意。工人们反对这种模式。2021年,行业内持续存在抗议活动,直到政府采取行动禁止了996工作制。2021年8月26日,该制度被正式宣布为非法。结果,大型企业至少在明面上放弃了它。不过,有多少中国科技公司遵守这项禁令仍是一个疑问。”
“据一位自曼彻斯特的英国外籍人士透露,他曾在 2022-2024 年期间以 996 工作制为中国最大的游戏开发商之一工作。他在接受《商业内幕》杂志采访时表示,虽然他的超长工作时间并未明确在合同中规定,但这被视为常态。其他员工也一样,有时甚至在周日也要来办公室‘管理工作量’。
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连续停滞三年,甚至略有下降。德国人也需要一些经济增长,于是德国政界把心思放在了增加工作时间上。”
不过,在德国,每日工作时间受到《工作时间法》(ArbZG)的限制。因此,专业劳工律师克罗塞特(Pascal Croset)认为996工作制“完全不符合”德国劳动法。根据该法律,每天最多工作8小时,每周最多工作6天。每周最多工作时间为48小时。
在特殊情况下,每日工作时间可增至10小时,但前提是六个月内必须将工作时间平衡到平均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超过规定的人有权获得补偿。
如果经常工作超时,将被视为行政违规,公司可能面临高昂的罚款,最高罚款可达3万欧元。克罗塞特表示:“故意或反复违规甚至构成刑事犯罪。”
另一位劳动法律师法尔特迈尔(Melanie Faltmeier)也表示:“除了劳动法规之外,文化因素也阻碍了996模式在德国的实践:”与中国员工不同,德国员工非常重视休闲时间和法定休假。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越来越拒绝过度工作,更青睐提供平衡工作文化的雇主。在德国,人们甚至在讨论减少工作时间,例如实行每周四天工作制。这些文化差异使得 996 模式不太可能直接移植到德国。”
心理学家霍瓦特(Hanne Horvath)也认为996工作制既不高效也不健康,她表示:“一些美国初创企业现在也依赖996工作制,这令人担忧,也凸显了经济困难时期的不确定性。”
2021年的研究表明,即使每周工作50小时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中风、倦怠和抑郁症的风险。
虽然996有如此多的缺点,但在经济下行周期,劳动法律师法尔特迈尔认为996工作模式仍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热情、奉献、雄心勃勃的目标和辛勤工作有助于取得成功。尤其是在创业阶段,为了推动公司发展,有时白天和周末加班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