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A慕尼黑2025:中国厂商成主角

今年,慕尼黑 IAA 展史无前例地被“中国风”主导——超过 100 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参展,其中包含 30 个汽车品牌,借此展示了宏大的欧洲战略舞台,凭借引人注目的展台与大胆创新的概念方案,让一些老牌厂商显得黯然失色。

慕尼黑的国王广场(Königsplatz)象征着这里的亚洲存在——交通部场馆被 Avatr、(土耳其品牌)Togg 和长安(Changan)团团包围。对面,则是 Omoda 和红旗(Hongqi),在此庆祝它们首次进军欧洲。

现场氛围已由往日称为“Welcome to the China Show!”。连官方新闻发布会中,中文的使用频率已远超过英语,而德语更是罕见。

当然,BYD 也没有缺席,在开放空间区域拥有两个展台——一个位于国王广场,另一个就在大众(VW)对面,直接面对面竞争。

此次 IAA 展上,诸如 XPeng、小鹏、东风(Dongfeng)、红旗等中国品牌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与顶尖技术向德国汽车厂商发起挑战:60 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中,有 14 家品牌在本届车展亮相,创下新纪录!他们几乎涵盖所有车型及动力形式,并力图突出技术和品质优势,以攻其“不足”。

例如,“BAW 212”(昵称“北京吉普”)瞄准奔驰G级市场,其设计粗犷,搭载 166 马力柴油引擎,售价不足4万欧元,而G级起步价则高达124355 欧元。

东风旗下展示了三款车型:Forthing4、7 和9。其中Forthing7搭载混动系统或28kWh 电池(续航130公里),起售价约为37995 欧元,直指大众帕萨特(VW Passat)、奔驰 C 级、宝马4系等车型。

广汽(GAC)的 Aion UT electric 蹬上了 VW ID.3 的竞争者席位,其 价位约为 28,000 欧元,而 ID.3 起售价为 33,330 欧元。Aion 5 电动 SUV 也亮相欧洲市场,它们专门为欧洲市场打造,并且经过米兰设计工作室的设计优化。

中国品牌在几年前还因碰撞测试不达标或涉嫌抄袭设计遭到嘲讽,但如今已经成为德国车企的实质威胁。CAR Center of Automotive Research 的专家指出,IAA 已成为“舞台,也是战场”。若形势恶化,将对德国约 77 万汽车从业者造成冲击。

汽车专家 Beatrix Keim 警告道:“中国通过价格战发起进攻。他们能以更低成本制造、享受能源与人工成本优势,还受到国家补贴支持。”

尽管德国车企拥有逾百年传承(例如戴姆勒已139年历史),但许多中国品牌如 BYD、小鹏(XPeng)、Omoda、Jaecoo 等近年来才崛起,发展迅速。

然而,在德国市场,这些中国新能源汽车仍不占主导。大众集团仍力压群雄,占据前五名销量位置,宝马位列第六。Keim 也指出,由于知名度低、信任不足、销售服务网络不完善,中国品牌在德国市场尚有巨大改进空间;但德国车企的时间正在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