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关于欧洲火车站乘客友好度(Passagierfreundlichkeit)的新排名公布,引发德国媒体和公众热议。
榜单显示:在欧洲各大城市的火车站中,德国表现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柏林中央火车站(Berlin Hbf)跻身前五,但同时,德国的多个车站却位列垫底行列,被批评为“设施简陋、延误严重、服务不足”。

欧洲前十:瑞士领跑,德国仅一站上榜
排名前十的火车站主要分布在瑞士、波兰、荷兰和英国:
苏黎世中央火车站(瑞士)
弗罗茨瓦夫中央火车站(波兰)
伯尔尼中央火车站(瑞士)
柏林中央火车站(德国)
伦敦帕丁顿车站(英国)
乌得勒支中央火车站(荷兰)
伦敦桥车站(英国)
维也纳中央火车站(奥地利)
巴黎蒙帕纳斯火车站(法国)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荷兰)
在这份榜单中,瑞士牢牢占据前列,波兰弗罗茨瓦夫车站也意外进入前三。而德国的柏林中央火车站作为“明星车站”,凭借现代化设计、庞大的客运量管理和较高的舒适度,成功挤进第四名。

德国车站的另一面:垫底的名单
虽然柏林中央火车站为德国“撑场面”,但调查同样指出:德国多座车站在排名中位居末尾,表现令人失望。
被点名问题最严重的车站包括:
多特蒙德中央火车站(Dortmund Hbf)
柏林Gesundbrunnen车站
柏林Ostkreuz车站
这些车站每天有大量客流,却被批评为:
设施老旧、环境欠佳
延误频繁,乘客体验差
服务水平不足
除此之外,柏林Südkreuz、斯图加特中央车站、不来梅中央车站也都进入榜单的后十名。

问题根源:不仅仅是硬件
报告指出,在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铁路乘客普遍面临相似困境:
延误:准点率长期偏低,给乘客带来极大不便;
供电故障:铁路基础设施老化,常出现大规模停运;
政治干预:铁路改革步伐缓慢,管理层决策常被批评效率不足。
研究总结道:
“在缺乏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情况下,德国乘客的不满情绪不会消失。”
排名来自一家名为 CCC 的消费者保护组织。该组织自称“独立、公正”,但其透明度和资金来源受到质疑,被一些观察者批评为“隐性游说机构”,与企业关系密切。
即便如此,这份榜单仍揭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德国铁路体系的矛盾与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
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长期以来在国际上享有“高效、现代”的声誉,但现实中的体验却常常让乘客抱怨不断。
一方面,柏林中央火车站这样的“新地标”,展示了德国在铁路建设上的现代化能力;
另一方面,许多老旧车站和线路问题严重,直接影响数百万乘客的日常出行。
这次排名的结果,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声警钟。它提醒德国:如果不能在基础设施投资、服务提升和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铁路系统将继续在“辉煌形象”和“糟糕体验”之间拉扯。德国火车站在欧洲排名中呈现出强烈的两极分化:有“进入前五的亮点”,也有“垫底的尴尬”。这不仅关乎建筑和设施,更折射出整个铁路系统改革的迫切性。

你在德国坐火车时,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什么?是“德国效率”的典范,还是“延误噩梦”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