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和分期付款越来越受欢迎。专家警告,这类支付方式正让越来越多年轻人陷入债务困境。
巴符州的债务咨询机构和德国征信机构(Schufa)的最新数据均显示,尤其是年轻人正在因小额贷款和延期付款而逐渐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

在网购平台上,消费者只需几次点击就能轻松选择分期或延期支付,支付服务商如 Klarna 或 PayPal 会先代为垫付。但一旦错过付款期限,额外利息和催缴费用随之而来。
部分分期贷款的利率高达15%,即使宣传为“零利率”,往往也有隐藏的费用或限制条件。
例如,借款1000欧元分24期还清,年利率若为15%,最终需多支付150欧元。对200欧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往往缺乏严格的信用审查,一些人甚至会同时申请多个贷款,风险骤增。
巴符州社会部的《社会报告》显示,德国年轻人正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许多20岁出头的消费者利用“先买后付”购买心仪商品,但因缺乏财务经验和稳定收入,极易陷入违约。债务顾问 Nicole Pitteroff 指出:“特别是年轻人频繁使用这类服务,一旦账户余额不足,债务很快就会被转交给催收公司,额外成本迅速累积。”

专家分析,年轻人易受债务困扰的原因在于社会与经济双重压力。一方面,他们正在脱离父母独立生活,需要承担更多经济责任;另一方面,消费欲望和社会融入需求不断增加,而资金和金融知识有限。“没有分期付款或合约,年轻人的日常几乎难以想象——无论是智能手机、交通票、健身房会员还是游戏订阅。”图宾根青少年债务顾问海纳·古特布罗德指出。
一旦债务问题被移交催收,年轻人往往缺乏应对空间,长期影响信用记录,甚至在租房或签订合同时面临额外障碍。
专家提醒消费者:若今天连几百欧元的消费都无法承担,就应认真考虑未来是否有能力长期偿还贷款。申请分期或小额贷款前,必须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实际年利率”,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总成本。同时,应警惕所谓“零利率”优惠,其中常暗藏手续费、保险或隐私风险。
为了更好保护消费者,欧盟于2023年10月通过新版《消费者信贷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在2025年11月前落实到本国法律。新规将扩大信用审核范围,今后即便是200欧元以下的小额贷款,也必须进行信用评估,并要求银行提供更透明的费用说明。德国司法部已在今年6月提出相关法律草案,旨在防止低收入家庭因轻易贷款而陷入过度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