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下萨克森州将自2026/27学年起,在全州中小学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基督教宗教”。这门新课由天主教与新教两大教会共同负责,被视为德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新。

目前,德国学校的宗教课程通常按信仰背景分为天主教和新教课程,学生根据家庭传统或个人选择参加。新设立的“基督教宗教”课程将统一原有的两类课程,并由天主教与新教教会共同编写教材、安排教师。
下萨克森州教育部长尤利娅·威利·汉堡(绿党)在签署协议时强调,这一举措是“对话与合作的里程碑”,目标是让学生能够:
学会讨论与思考信仰问题;
认识差异,理解不同的宗教传统;
培养宽容和尊重的态度。
课程将覆盖小学到10年级,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持续接触宗教与价值观教育。

天主教方面,希纳·威尔默主教称,此举是“过去20余年合作式宗教课程的自然延伸”。
新教方面,托马斯·阿多迈特主教则强调:“课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他们的问题、经验和答案展开。”
这一跨宗派的宗教课被认为既保留了传统,又符合多元社会的需求。
根据州教育部数据,在上个学年,约65%的学生参加了基督教宗教课。新课程推出后,其他宗教或无宗教背景的学生依旧可以自愿参加,并不设强制要求。
专家认为,这一举措不仅是教育内容的调整,更是一次社会对话的尝试。通过让不同宗派的教会携手授课,学生将更早接触“多元共存”的理念。这或将成为未来德国其他联邦州教育改革的参考模式。 新宗教课程的推出,既是德国教育体系的一次探索,也体现了在多元社会中加强对话、培养尊重的努力。它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思考与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