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流浪猫成灾,把人吓骨折,海鸟都要灭绝!

在布列塔尼的海风里,猫与人的“暗战”正如火如荼。

那是法国西北角大西洋上的小岛——莫莱讷岛(Île-Molène)。这个岛屿面积不大,常住居民不过百来号人,平时安静到一阵海浪能把消息带遍全岛。

但今年夏天,岛上最热门的“八卦新闻”,居然是——猫太多了!

是的,你没看错。岛上人跟猫的比例几乎一比一。100到120位居民,对上60到100只猫。

“人手一猫”的美好生活仿佛近在眼前,但——这可不是童话世界,而是实打实的“猫口”危机。

别忘了,这些猫不是窝在沙发上打盹、任你揉搓的家猫,而是野性十足的流浪猫。

如果你是游客,夏天踏上海风拂面的莫莱讷岛,看到几只猫在石墙上跳跃,或者慵懒地趴在渔船边晒太阳,第一反应肯定是:“哇,好治愈!”可惜,对岛民来说,这场“猫缘”已经演变成了“猫灾”。

事情闹大,是因为接连发生的袭击事件。据当地媒体报道,岛上至少有四起攻击案例,都和野猫有关。

最惊心的一次,是一位带狗散步的女士,被一只母猫突然从灌木丛里扑出来袭击。女士慌乱中跌倒,结果不仅受伤,还被迫送回大陆治疗——骨折!

在小岛度假,却被猫送进医院,这新闻一出,立刻传遍了布列塔尼。

镇政府不得不紧急在官网上发公告,提醒大家:小心猫!尤其是带狗出门的人。这在法国可不多见,毕竟猫在人们心里一直是人见人爱的宠物,可在这里,它们俨然成了危险动物。

为什么猫会攻击人?并不是他们生性凶残,而是——护崽。据动物保护协会“La patte sur le cœur BZH”的成员解释,捣乱的基本都是母猫。

它们在岛上某条游客常走的路边安了窝,刚生下小猫崽,一旦有狗靠近,就毫不犹豫扑上去,连主人也一并攻击。这种为了孩子能拼命的架势,让人无从招架。

协会的财务主管克丽斯特尔·理查(Kristelle Richard)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这些母猫是为了保护小猫,才会攻击人和狗。”

护崽是天性,可问题是——岛上到处都是猫,这样下去,岂不是人人自危?

为了化解危机,莫莱讷岛的市政厅和这家动物协会达成合作,启动了一个“一条龙”计划。

首先,用笼子活捉岛上的野猫,送去大陆。然后,在大陆兽医的帮助下进行绝育手术,防止数量继续激增。

下一步,给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那些性格还算温和的猫,会被安排进入寄养家庭,慢慢适应人类环境,将来甚至有机会被收养。野性太强的,就只能放回岛上,但至少已经绝育,不会继续繁衍,也可以减少伤人频率。

协会特别强调:绝不会安乐死!这在他们的Facebook上写得明明白白。岛上居民虽然头疼,但也没人想看到“杀猫”的场景。

还有个很可爱的小细节。为了避免抓错、放错,岛上干脆搞了一个“trombinochat”——直译过来就是“猫脸名录”。

这名字源于“trombinoscope”(同学录、集体照名录)+“chat”(猫)。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画风奇特的操作:每只猫都被拍照建档,像学生证一样贴在册子上。长相、毛色、花纹、特点,一个不落。翻开一看,简直就像在浏览一份“喵星人同学录”。

有人调侃说,这应该是法国最潮的“班级合影”,只不过班上全是猫。可对岛上居民来说,这不是搞笑或赚流量,而是确保管理有序的关键手段。

其实,莫莱讷岛并不是第一个被猫逼到“头大”的布列塔尼小岛。早在两年前,布雷阿岛(Île-de-Bréhat)就有过类似经历。

那里的情况甚至更糟。居民抱怨那些猫“脏、病、凶”,还疯狂捕猎岛上的野生鸟类。有人痛心地说:“我们经常在海边捡到鸟的残翅。”

布雷阿岛可是海鸟的天堂,其中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猫的存在,直接威胁到整个生态平衡。

最后,布雷阿岛不得不请来一家专业公司“凤凰猎鹰”(Phoenix fauconnerie),设下十几个捕兽笼,一周捕获了二十来只猫,再送往大陆安置。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布列塔尼,也是莫莱讷岛的前车之鉴——如果不控制,猫群会越来越多,最后受伤的不仅是人,还有整个岛屿的生态系统。

回到莫莱讷岛,当下的局面让人哭笑不得。一方面,猫的存在吸引了游客,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简直是免费的“宣传大使”;另一方面,这些野猫却在暗地里威胁人和动物的安全,破坏环境。

而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他们最怕的是——猫已经不是“风景”,而是生活中绕不开的麻烦。

有人抱怨自家院子常被猫闯入,有人担心小孩被抓伤,还有人心疼岛上的鸟类越来越少。生态与人居矛盾,逼得大家不得不“出手”。

岛上的捕猫与绝育行动还在继续,协会仍然在Facebook上高喊“急需寄养家庭!”。

“trombinochat”也在不断更新,一只又一只猫的头像被收录进去,成为这场特殊档案的一部分。

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猫,和谐相处时可爱又温柔,但一旦失控就会带来现实的困扰。在布列塔尼的这些小岛上,人与猫还在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