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食品价格持续攀升,政府被指缺乏调查决心

当食品通胀率飙升至5%的20个月新高时,爱尔兰政府似乎正刻意回避探究价格暴涨的深层原因。尽管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CCPC)今年初的报告免除了大型零售商的暴利指控,但明确指出真正应该调查食品供应链定价问题的机构——农业食品监管局(An Rialálaí Agraibhia)至今未能获得必要的调查权限。

CCPC在报告中特别指出:"食品供应链的价格形成机制,包括买方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等问题,理应属于农业食品监管局的职责范围。"这番表述既像是推卸责任,又像是对兄弟机构的隐晦催促。事实上,从农产品离开农场到摆上超市货架的中间环节,目前完全处于监管盲区。

数据显示,8月份食品价格年化涨幅达5%,是整体通胀率的近三倍。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产出价格上升已成为推高食品通胀的主要驱动力,且农场收购价的上涨速度甚至超过了农民生产成本的增幅。农民群体对此强烈不满,强调他们并非价格制定者,只是被动接受乳制品厂、粮食商户和肉类加工厂等中间商给出的收购价。

成立于2023年的农业食品监管局本应履行欧盟关于不公平贸易 practices 的法规要求,但成立至今仅发布过一份具重要意义的报告。该机构五月公布的调查显示,食品供应商与大型超市的交易中"未见明显问题",这反而印证了价格问题源自供应链更上游的判断。然而,由于鸡蛋生产和园艺等行业的企业不配合调查,监管局的深入调查工作已陷入停滞。

去年九月,监管局正式要求获得强制企业提供价格和市场信息的法律授权。但一年过去,农业部部长马丁·海登通过书面答复表示:"虽然全力确保监管局获得必要权力,但必须经过适当的协商和立法程序",同时拒绝给出明确时间表。这种官僚主义回应被舆论批评为"文字沙拉"。

观察人士指出,政府的拖延策略可能源于对调查结果的担忧——一旦深入调查食品供应链,可能暴露既得利益集团和非法 practices。更令人不安的是,政府可能被迫采取应对措施,这无疑是每位农村选区议员最不愿面对的噩梦。

目前情况显示,在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消费者短期内难以期待任何实质性改变。监管困局正在使爱尔兰继续维持"欧洲最高食品价格"的不名誉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