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德国联邦内阁正式通过《国防兵役法》修订案,宣布将以“自愿+强制混合模式”重启义务兵役制,消息一出便引发欧洲社会高度关注。
为何德国此时重启兵役制?德国媒体认为,答案与欧洲安全局势的剧烈变化相关。

俄乌冲突持续两年多来,北约不断敦促成员国提升国防能力。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认为,目前德国的兵员缺口约为 6 万人。而这在自愿基础上招募人员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希望采用新兵役模式来弥补这一缺口。
那么什么是新兵役制?
新兵役制并不是恢复传统的义务兵役制,而是一种混合模式,其中包含自愿和部分义务内容。

具体来看,哪些人可能被纳入征召范围?
根据法案,2008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的男性公民将成为首批“强制筛选对象”。
这一群体的兵役流程将分三步推进:
2026年1月起,他们需在线填写国防部发放的“兵役意向问卷”,内容涵盖健康状况(含心理评估)、教育背景(是否接受职业培训)、服役偏好(陆军/海军/空军/民事支援)等;女性也会收到同样的信件,但没有填写问卷的义务;
2027年7月起,完成问卷者需接受强制性体检(由联邦国防军医疗部门执行),评估是否符合服兵役的健康标准(如无严重慢性病、视力/听力达标等);
若2030年前德国仍未通过自愿招募填补兵力缺口,联邦议院可通过简单多数决议启动“强制征召”,届时体检合格的2008年出生男性将被列入“待征召名单”,需在18-23岁期间服兵役(最短6个月,最长23个月,具体时间可协商)。

不过,当前阶段仍为“自愿筛选”,即使体检合格,若个人在问卷中明确拒绝服役,不会面临法律处罚;仅当未来正式启动强制征召时,拒绝服役者才需承担法律责任(如罚款或限制部分公共福利)。
除2008年出生男性外,2001-2007年出生的男性(当前18-24岁)及全体女性均可自愿提交“兵役申请”。
另外,为提升参军意愿,德国政府此次也大幅优化了服役待遇。
志愿服役者月薪可达2000-2800欧元净收入(根据军衔和服役年限浮动),高于德国18-25岁青年平均月薪(约1800欧元)。
同时新招募的人员也将主要参与部署在国土安全领域。例如,在民事紧急情况下提供安保、监视或支持。此外还有培训计划: 卡车驾驶执照、无人机培训、语言课程或与承诺挂钩的奖金。

尽管政策设计强调“平衡自愿与强制”,但争议声从未停歇。
根据法案时间表,该修订案已提交联邦议院审议,计划于2025年11月前完成投票,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德国政府的中期目标是:2027年现役兵力提升至20万,2030年总兵力(现役+预备役)达46万,以满足北约“快速反应部队”部署需求。
从历史角度看,此次兵役制改革堪称德国“历史包袱”的一次突破,自废除义务兵役后,德国仅保留约5万人的职业军队;而从欧洲安全格局看,这更是一次重要转向。
未来几年,2008年出生的德国青年将率先体验“问卷-体检-可能征召”的全流程,而这一政策的实际效果,或将重塑欧洲国家对“全民防御”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