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次收紧“经营管理签证”,10月落地的政策对中国申请人影响最大

相信大家这阵子都在关注日本媒体不断传出的风声,说“经营・管理签证”要迎来史上最严苛的收紧。今天,这个悬念终于落地。

8月26日,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正式公布了法务省令草案:今后,想靠创业身份在日本长期停留,门槛将被抬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最醒目的变化,是资本金的要求——从过去的500万日元,猛然拉高到3000万日元,整整六倍。换算成人民币,大约150万元。这已经不是一般中产家庭能轻松拿出来的数目,而更像是只有真正大规模投入的创业者才能迈过的一道槛。

与此同时,新规明确要求申请人必须至少雇用一名全职员工。也就是说,那些靠着“注册个公司、挂个门牌”的轻创业方式,将在制度上被彻底堵死。

草案还在“人”的条件上做了补充:申请者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经营管理经验,或者持有经营相关的硕士学位。光有钱还不够,你得证明自己真的懂经营。更进一步,提交的商业计划书也不能再是纸面文章,而需要交由日本的中小企业诊断士等专业人士审核背书。

这种制度变化的背景,并不难理解。根据官方数据,到2024年底,中国籍申请人已超过2万人,占比过半,是2015年的两倍多。问题在于,其中很多公司只存在于纸面上,或者以“民宿运营”作幌子,真正的商业活动寥寥无几。对日本政府来说,这已经偏离了当初设立签证的初衷——吸引真正来创业的外国人,而不是让它成为“移民的工具”。

回望过去几年,这张签证在中国人当中有多火?打开某红薯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经验贴:“500万日元,轻松拿下日本签证”。不少中介甚至打出广告:“投资一个小便利店,就能带全家移居日本。”

在东京、大阪的一些写字楼里,你能看到几十家公司名牌挂在墙上,却几乎见不到员工的身影。有人说这些“皮包公司”是签证的“温床”。正因如此,日本政府这次出手之狠,也算是“精准打击”。

那么,对在日华人和本来想来日本创业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传统的模式几乎没了操作空间。过去开个民宿、餐馆、成立一个SOHO型的贸易公司……500万日元足够启动;如今要3000万日元,外加雇人、机构诊断背书、学历与履历经验,几乎把普通人这条路直接封死。

其次,成本骤然增加。150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不仅要投入,还要养人。对于很多原本想“教育移住”的家庭而言,这道门槛已经高到无法承受。

当然,从另一面看,新规也可能带来一种“净化效应”。那些只把签证当移民工具的人会被排除在外,留下来的,是有实力、有项目的创业者。对他们而言,竞争对手减少,反而可能更容易获得信任。

这次改革最快将在今年10月中旬正式实施,比小编我想的来的要快,如果你已经持有经营·管理签证,就需要关注续签时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果你还在打算申请,那就必须重新评估可行性。而如果你只是想移居日本,那么或许需要另找路径:留学、工作签证,甚至是婚姻身份。经营・管理签证的“低成本时代”,可以说已经正式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