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一新生寻找住房和其他学生返校季到来,诈骗案件预计将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租房诈骗报案量同比增加22%,约三分之一的此类欺诈案件集中在每年8月至9月期间发生。

警方统计表明,租房诈骗受害者中34%年龄在25岁以下,66%年龄在33岁以下。此类诈骗通常表现为受害者支付押金后才发现遭遇欺诈,常见手法包括:广告发布者声称身在国外要求先付押金看房;或交易过程看似正常,但租客最终发现房屋不存在、已被占用或钥匙无法使用,且所谓"房东"已失联。
今年前六个月共记录160起租房诈骗案件,造成经济损失38.5万欧元,而2024年全年损失金额达61.7万欧元。国家经济犯罪调查局提醒公众注意以下危险信号: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广告;沟通仅限于Messenger或WhatsApp等即时通讯工具;广告存在语法拼写错误或细节匮乏;营造紧迫感如标注"限时优惠";拒绝安排现场看房;要求不问问题直接预付租金。
警方建议租房者通过可追溯的退款方式支付,避免使用现金或Revolut转账,应选择正规租赁机构或大学官方住宿平台,警惕克隆网站。爱尔兰国际学生委员会政策与传播经理布莱恩·赫恩特别指出,虽然所有租客都易受诈骗,但国际学生风险更高:"许多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学习英语,他们在找房时尤其脆弱。"
赫恩提及一对巴西夫妇被骗数千欧元的案例:"诈骗者带他们看房后交付钥匙,但当他们搬家时发现另有三四对夫妇也持钥匙到场,才意识到集体受骗。"他建议租房者尽可能实地看房、核实中介或房东资质、采用安全支付方式、要求签署列明租金押金和条款的合同,并强调:"务必相信直觉——便宜房源根本不存在,看似过于优惠的条件往往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