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养老金体系正面临日益加剧的财政压力。根据联邦银行最新月度报告,法定养老保险(GRV)在2025年上半年已出现25亿欧元赤字,全年亏损预计将继续增加。
这一趋势凸显了养老金制度在支出持续攀升与人口结构变化下的沉重负担。

养老金基金收入虽有所增长,但无法抵消开支的快速上涨。
联邦银行指出,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此前发放的免税通胀补贴逐步被常规缴费工资取代,增加了缴费基数。然而,养老金支出“爆炸式增长”,原因主要包括:
养老金水平上涨:2025 年养老金平均上调约 4%。
退休人口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持续上升。
医疗附加费上升:法定医保的额外缴费部分由养老金领取者与养老金体系共同承担,推高支出。
事实上,养老金基金早在 2024 年就已出现近 10 亿欧元赤字,而今年的缺口进一步扩大。

目前养老金体系仍有一笔所谓“可持续储备”,相当于1.4个月的支付能力(约 415 亿欧元),远高于法律要求的最低0.2个月。不过,政府计划将最低限度上调至0.3个月(约95亿欧元),以确保全年支付安全。
联邦银行同时警告,若无改革,养老金缴费率最早可能在2027年上调,以弥补财政缺口。这意味着雇主与雇员的缴费负担都将增加。
除了缴费压力,政府的养老金政策也对财政造成沉重负担。当前政府承诺将48%的养老金替代率延长至2031年,并进一步扩大“母亲养老金”。这部分资金主要依赖联邦财政补贴。联邦银行批评称,养老金水平理应由参保人缴费承担,而不应过度依赖税收转移支付。
报告直言:“当前的财政分担机制更像是按联邦财政状况临时决定,而不是基于清晰的制度安排。”联邦银行因此呼吁建立更透明、更合理的补贴制度。

联邦银行认为,单靠加税或提高缴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报告提出了多项建议:
将法定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挂钩,逐步延长工作年限;
取消特别长缴费年限人群的无减扣提前退休权利;
提高继续工作的激励,但避免额外财政负担。
目前政府则更倾向于推动“积极退休(Aktivrente)”:允许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仍在职的人每月额外免税收入2000欧元,以鼓励延迟退休。但多位经济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该政策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养老金体系的压力。
德国养老金制度正在步入一个“高支出、低平衡”的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财政缺口扩大,政府、企业与参保人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联邦银行的警告再次凸显出:如果没有深层次改革,德国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将面临长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