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剧的意大利小酒馆

《晴朗的一天咏叹调》绝美的旋律,在木火比萨烤炉的火光中袅袅上升。女歌手其貌不扬,却真切唱出蝴蝶夫人的梦幻的期待。

小酒馆里的人搁下刀叉、酒杯,举座屏息聆听。

巧巧桑深情痴心等待情人平克顿,归来的帆影却始终没有出现。歌手唱出了咏叹调里蕴含的「凄美的矛盾」------角色的期待破灭,听众的心碎。

从年轻时就爱听这首咏叹调,它不只是蝴蝶夫人的独白,更触动了人类共通的情感:等待爱人、对未来的渴望、希望与幻灭……让人在美丽的旋律中感受到深深的哀伤。

我们的人生里有过多少次这种望眼欲穿的盼望,以及锥心蚀骨的失望,然而我们却从未放弃。个中就有生命意义的启示。

有位女士向歌手足下抛出一束鲜花,以表对美妙歌声的敬意。

酒馆小小的,古朴原木桌椅,火烟熏黑的墙上贴着几张老照片,一面大镜子映照出摇曳火光与客人脸上的笑靥。

厨房中飘来一股淡淡的香气,有鼠尾草、蕃茄、芝士还有红酒……使人想起老祖母的味道。

一向对那些俗不可耐的红格子桌布感到好奇,曾经质疑出过乔托、提香的意大利人审美力如何退化了。

原来它的出现最早是因为蕃茄酱,由于意大利食物大量使用,为免溅落桌布上留下明显污渍,所以用红格子布遮掩之。尽管在意大利本土巳少见红格子桌布,但在欧美纽澳的意大利人仍坚持使用之,以示思乡与守旧。红格子桌布变成了一个意大利传统的符号。

至于当晚摆在红格子桌布上的食物是否称得上「意大利传统风味」,余非专家,实不敢妄下判断。因为这间店刚得了一个纽西兰意大利风味奖,应该不会是浪得虚名吧。

意大利菜跟法国菜一样,通常使用少量高品质食材,通过简单烹饪技巧(如烤、炖、煮)突出风味。味道讲求平衡,如酸(番茄)、咸(奶酪、火腿)、香(香草、橄榄油)之间的和谐。

从食材的选择上,我认为这间小酒馆尚有改进空间。我们的海鲜套餐中,除了鱼还新鲜,虾、青口还有蛤蜊均属次等。令这个南义海鲜+北义甜点的套餐稍为逊色。

不过,吃个晚餐,听听歌剧,享受生活的闲适余暇已经十分感恩,何须挑肥拣瘦,坏了食欲与心情。

食物质素虽然打折扣,心情一定要得满分。这也是我对人生的态度。做人不要老是觉得全世界亏欠了自己,这也不满意,那也不合乎要求。凡事十分有六、七分则可以接受了。

最后顺便说说,意大利美食与歌剧之间,其实有着很深的文化联系。虽然一个属于味觉与餐桌文化,一个属于舞台与音乐艺术,但两者都共同反映了义大利人对「生活的美感与激情」的追求。

歌剧唱的是意大利文,哪么不懂意大利文听什么歌剧呢?!

其实歌剧中有一种跨越语言的艺术魅力。她的音乐设计本身能「替语言上色」,用乐器烘托情感,用声乐展现戏剧张力。

所以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听懂旋律的美感,被声乐技巧所震撼!这大概就是歌剧的普世吸引力吧。

妙谛就在于像意大利人那样,把日常生活过得像艺术,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我跟不止一位友人提过,若有闲情逸致,不妨暂忘尘忧。也来小酒馆点个木火披萨,听上一曲「蝴蝶夫人」,低语清谈,共渡良宵,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