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飞机紧急迫降:飞往杜塞的航班突发引擎故障,乘客发“遗言短信”给家人

8月16日,一架由德国康多尔航空(Condor)执飞的度假航班在希腊科孚岛起飞后不久发生严重技术问题,被迫紧急改降意大利布林迪西机场。机上共有273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原定目的地为杜塞尔多夫。

据多家媒体报道,航班DE 3665在起飞后不久,驾驶舱系统提示一个发动机的气流出现异常。部分乘客和地面目击者称,曾听到巨大爆炸声,并看到火焰从发动机喷出,伴随着多次闪光和轰鸣。

一名乘客对《图片报》描述:“我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随后看到火焰喷出,飞机的电力还短暂中断,感觉飞机停止爬升。”不少乘客当场陷入恐慌,甚至有人给家人发出“告别短信”。

康多尔航空承认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确实出现过短时火焰,但否认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动机起火。希腊媒体则刊登了拍摄到的火焰画面。航空公司表示,飞行员始终保持冷静,及时决定将飞机改飞意大利南部的布林迪西,并最终在当地时间20时15分安全降落。多名乘客称赞机长“冷静沉着”,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通报情况,极大缓解了机舱内的紧张情绪。

虽然乘客最终平安落地,但整个经历仍令人心有余悸。一名旅客形容这是“一次令人无法忘记的惊恐时刻”。康多尔航空随即在布林迪西安排善后,但由于当地酒店数量有限,不少旅客只能在机场过夜,航空公司向他们提供了毯子和餐券。愿意自费入住酒店的乘客,则可事后向航空公司申请报销。

经过一夜等待,次日上午,航空公司派出一架替换飞机将所有乘客安全送抵杜塞尔多夫。康多尔航空已向受影响旅客正式道歉,并承诺承担额外住宿和交通费用。涉事飞机目前已被停飞,正在接受全面技术检查。

这起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航空安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度假旺季,大批欧洲旅客依赖包机航线往返于热门度假地。航空专家表示,从结果来看,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处置是专业和果断的,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乘客安全。

在高空万米之上,原本平稳的飞行可能突然被剧烈摇晃打断。近年来,因湍流(Turbulenzen)导致的事故频繁引发关注,一些航班甚至被迫紧急降落。最新分析显示,全球部分航线因地理与气候原因,成为湍流“重灾区”。

根据湍流预测平台Turbli在2024年发布的研究,超过一万条航线被纳入评估,结果显示:全球湍流最严重的航线出现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空,以及亚洲的喜马拉雅地区。

南美洲:安第斯山上空“最颠簸”

榜首航线是阿根廷门多萨(Mendoza)与智利圣地亚哥(Santiago)之间的短程航线,全长仅 193 公里,却因穿越安第斯山脉而长期饱受强烈气流困扰。乘客在欣赏雪山美景的同时,也必须承受世界上最剧烈的颠簸。

其他位列前五的南美航线包括:

Córdoba(阿根廷) – Santiago(智利)

Mendoza(阿根廷) – Salta(阿根廷)

Mendoza(阿根廷) – San Carlos de Bariloche(阿根廷)

Santa Cruz(玻利维亚) – Santiago(智利)

这些航线均受安第斯山脉复杂气流影响,湍流指数在全球处于最高水平。

亚洲:喜马拉雅高空同样危险

与安第斯山类似,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是湍流频发的区域。以下航线被列为最危险路线:

Kathmandu(尼泊尔) – Lhasa(中国)

Chengdu(中国) – Lhasa(中国)

Kathmandu(尼泊尔) – Paro(不丹)

Chengdu(中国) – Xining(中国)

Guiyang(中国) – Lhasa(中国)

这些航线不仅海拔极高,还常年受季风和急流(Jetstream)影响,气流变化剧烈,给飞行带来不确定性。

欧洲:阿尔卑斯依然是“湍流热点”

虽然 2024 年的全球前十榜单中已无欧洲航线,但阿尔卑斯地区依旧是欧洲最容易出现颠簸的区域。以下航线被列入欧洲湍流前五:

Nizza(法国) – Genf(瑞士)

Nizza(法国) – Zürich(瑞士)

Mailand(意大利) – Zürich(瑞士)

Mailand(意大利) – Lyon(法国)

Nizza(法国) – Basel(瑞士)

对度假旅客而言,穿越阿尔卑斯的航班依然伴随显著的颠簸风险。

尽管如此,航空专家依然强调:飞行仍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现代客机能够承受强烈气流冲击,机组人员也接受过专业训练。乘客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飞行过程中全程系好安全带,以避免因突发颠簸导致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