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生活七年的伊拉克籍学生拉姆齐·阿瓦特·纳比(Ramzi Awat Nabi)近日被遣返回巴格达。
该案引发关注,原因是涉事学生在德期间学业成绩优异,并接近完成本科学业。律师和其友人对遣返的必要性和处理速度提出质疑。

事件发生在上周深夜。警方进入位于斯图加特Vaihingen学生宿舍的房间,将24岁的纳比带走。数小时后,他被送上飞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航班。据警方和外国人事务局消息,遣返的理由是对其身份存有疑问,尽管他持有一份由伊拉克领事馆确认有效的护照。
纳比于七年前抵达德国,完成了德国高中毕业考试(Abitur),成绩为1.5分(满分1.0)。他在被遣返前正攻读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能源技术专业学士学位,临近毕业。纳比表示,相关部门怀疑他可能在办理护照时使用了一张伪造的身份证件。不过,其护照已经过伊拉克领事馆确认属实。
在此之前,他的庇护申请已被拒绝,居留身份仅为“容忍居留”(Duldung)。他多次申请正式居留许可均未成功。律师斯特凡·魏德纳(Stefan Weidner)在遣返前提交了紧急禁令申请,希望阻止执行,但未能获准。魏德纳批评此案处理“过于仓促”,认为完全可以在身份问题彻底澄清后再做决定。他指出,纳比既不是刑事罪犯,也不存在公共安全风险,不属于必须立即遣返的人员。
魏德纳还表示,目前的驱逐实践中,执行顺序往往取决于操作便利性。例如,有固定住所、就读或工作的人员更容易被找到,因此可能优先被遣返。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6月,巴登-符腾堡州共执行1841例遣返。根据德国联邦内政部的数据,全国同期遣返人数为11807人,比2024年同期的约9465人明显增加。巴登-符腾堡州司法部方面强调,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法律。对于被裁定必须离境且不存在遣返障碍的人,不存在自由裁量权。即使在庇护申请被拒后获得工作岗位,也不能据此获得留居权。
纳比的家人、朋友及同学对此决定表示不满,并计划在斯图加特举行示威集会,呼吁允许其回国后重新入境。同时,一份要求其返回德国的网络请愿也已发起。律师认为其短期内重返德国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考虑申请学生签证,或尝试缩短目前为期三年的入境禁令。不过,遣返所产生的相关费用需由纳比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