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德国回国后,我感觉特别不适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美食诱惑 国内吃的太多了!从国外待久了回来,看到美食就像在监狱里关了很多年放出来一样,倍感实现了美食自由,中国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国内的添加剂问题严重,比如麻辣烫里的很多丸之类,还有各种美食中的酱料,味道很香但料下得很重!还有劣质油脂(地沟油)的问题,我在街边看到两名工人从一个餐馆拉出来两个很沉的桶,以为是收厨余垃圾。站在边上观察了下,他们把桶拉到一个面包车边上,倒到一个更大得容器,原来桶里是那个餐馆里的厨余过滤出来的油,能看出来有杂质,是使用过的油。之前看到媒体关于劣质油脂的报道,这些油不知道会流向哪里。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少吃路边摊…
人太多了 在德国待惯了,习惯了人烟稀少的感觉。突然回国,感觉哪哪都是人,尤其是去景区旅游、逛街和坐地铁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中国的确是人口大国,非常热闹。在国内非常有生活气,很难有德国那种孤单寂寞感…不过我感觉,我们的国民素质发展,跟不上中国的经济和基建水平。不文明的现象还是很多,干净整洁的大道上,还是总能看到随地吐痰的;封闭的公共场所,酒店大堂,餐厅,甚至电梯里,还是有人肆无忌惮得吸烟;家长放任小孩在公共场合追逐打闹,大声喊叫;火车车厢里,总还是有中年人大声外放刷抖音等的声音…以上行为大多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对比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多数年轻人,表现就很好了。相信再经过一到两代人,国内的国民文明程度会提升不少。
厕所问题 国内的厕所问题真的很严重。绝大多数卫生间,甚至很多高档商场的,卫生情况都非常堪忧!有不冲的、有打扫不干净的、有异味严重的… 总之真的很脏!而且大多数厕所里没有纸,需要自备。好处是,国内的厕所都是免费的… 但我还是希望,哪怕付点钱,还是把卫生间打扫干净吧…最近很火的一档脱口秀节目上,有位名叫“山河”的参赛者,就吐槽过国内公共卫生间脏乱差的情况:国内很多场所的坐便越来越多,但坐便“脏”得让人无法下臀;还有人拿坐便当蹲便使;很多女生面对这些“脏”坐便,不得不扎马步…很多人说,外国都是坐便,怎么没事?人类文明的尽头就是坐便,但是人类文明的尽头,应该是文明吧!
过度包装 回国后,感觉国内的过度包装比以前更甚!以前主要是商品包装过度,现在外卖的包装都非常过度!比如一杯奶茶的外卖,先将奶茶倒进精致的塑料杯或者纸杯,盖上塑料盖子,然后放到设计讲究的厚保温袋子里,再放入塑料吸管和纸巾… 很多餐饮的订单,比如汤面,还需要用两个盒子,进行汤和面的分离。截至2025年7月最新数据,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已突破2亿单,其中餐饮类订单占比约75%。这得用多少塑料,污染多少环境… 这其中回收的塑料又有多少?能不能规范下市场,减少各种商品及外卖的打包材料?使用环保材料并禁止过度包装?
安全问题 在德国,说实话,不安全感会很强。我觉得有三个方向:首先是人种越来越杂,难民和身份不明的人偏多,这些人造成的社会恶性事件越来越多,比如各种袭击案,以至于治安持续恶化;再者,就是德国常见的精神病、瘾君子很多,在火车上、地铁上、街道上,经常能碰到这种走路晃悠、眼神迷离的人,会给人很强的不安全感;最后,我觉得是德国人事儿太多,给人的不安全感,动不动就对外国人(尤其是亚裔)态度不好,甚至有刁难的情况。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偶尔对到德国旅游,没有一个对德国人评价好的;有一位朋友,刚进德国机场就被态度恶劣的法兰克福机场人员刁难了…回到国内,安全感能提升不少。国内的经济经历了十多年的突飞猛进,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少,小偷小摸、犯罪都少了很多,治安方面的安全感提升明显;而且对于海外归来的人来说,语言和文化也熟悉,基本上不存在种族歧视… 形迹可疑的人,基本也都被限制了活动范围。总体来说,国内的安全感还是比海外,尤其是比欧洲,强不少。
中国的国际化 很多人说,我们国家强大了,不需要学外语了。我恰恰觉得相反,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在放缓、国际外交各方面也面临挑战、科技发展也需要人才,这个时候,更需要走向国际化。国家和民间其实也在推动国际化,比如中国企业出海、吸引外国人才到中国、开展更灵活的外交。但更基础的方面,我觉得反而做得不够好,甚至不如东南亚国家。我在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出发区域,整个等待区几乎一多半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外国人,但很离谱且尴尬的是,餐饮店的员工,几乎都不会英语… 全程靠手比划和手机反复翻译。咱就是说,我们可以自诩天朝大国,不全民去学英语,但需要英语的地方,还是要选择合适的人顶上吧?

还有各种标语和提示,中国是个大国,可以为了保护本国文化,不做那么多英文的标识。但至少交通标识方面,还是需要国际化一些。之前的拼音化,还是能看到不少痕迹,北京地铁里的站名… 我感觉外国人看到会懵掉…很多人会说,我们中国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怎么旅游方面还比不上日韩和东南亚呢?怎么就不能像美国那样,吸引全球的人才来创新呢?现在就能看出来了,以上这些的国际化方面基础的东西都没做好,怎么能吸引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怎么能吸引国际人才留在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