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意大利的重要投资者。但据彭博社报道,由梅洛尼(Giorgia Meloni)领导的意大利政府似乎计划减少中国投资者在重要本地公司中的股份。

比如说轮胎制造商倍耐力。中国中化集团持有该公司37%的股份。这家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轮胎供应商就曾因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而在美国受到抨击,甚至美国有讨论过限制倍耐力在当地销售。
虽然中化集团近期表示,其倍耐力的持股是一项长期投资,但罗马政府显然希望探索出迫使中化集团出售股份的方案。
意大利政府此次动用了所谓的"黄金权力规则"(Golden-Power-Regel)。这项法律工具允许政府对关键基础设施和企业实施特殊保护。早在2023年,意政府就曾运用该机制限制中国中化集团(Sinochem)对倍耐力(Pirelli)的影响力。今年4月,倍耐力董事会遵照意大利监管机构指令,下调了中化集团的治理权限等级。
此外, 意大利电网运营商CPT Reti的中国投资商预计也将撤资。该公司35%的股份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子公司持有,还提供了两名董事会成员。
中国企业也正在撤出全球最大发电公司之一的安萨尔多能源公司。上海电气最近将该公司的持股比例从40%降至0.5%。即便如此,美国的一些招标项目也将该公司排除在外。
不过,总部位于德国纽伦堡的莱尼股份有限公司却为中国投资人进行辩护。首席执行官林纳伯格 (Klaus Rinnerberger) 在接受《商报》的采访时表示:“在排除小股东并出售给中国投资人之后,今年上半年,我们大约十年来首次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

莱尼公司是汽车布线系统专家,曾因高额负债被迫重组,大股东Stefan Pierer在接管公司后将多数股权出售给了中国立讯精密集团。
虽然当时饱受批评,但林纳伯格为这一解决方案辩护。他解释说:“破产是当时的唯一选择。与立讯精密的合作可以弥补商业模式中的一些缺陷。我只想建议供应商行业的许多同行寻求与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合作,而不是试图对抗。”
2023年,当林纳伯格刚刚上任CEO时,很快意识到,虽然公司拥有巨大的潜力,但也存在两个主要的战略劣势。
一是几乎所有零部件都需要采购。二是,虽然在欧洲是无可争议的老大,但在亚洲和北美市场地位都太弱了。
未来几年,北美和亚洲的汽车市场将逐渐超越欧洲。虽然欧洲车企不至于倒闭,但汽车行业将不再出现显著增长。而新的中国供应商不断涌现,质量标准可与欧洲水平媲美,但价格却远低于欧洲。
“正因如此,我联系了投资人,并建议寻找一个能够平衡这两个弱点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个人很自豪能够找到立讯精密这样的合作伙伴,它同时满足了这两个要求。他们拥有电子元件,并且在中国市场占据着强大的地位。”

当被问及作为一名欧洲人,一家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汽车供应商被卖给中国担不担心时。林纳伯格这样回答说:“我的观点非常明确:过去20年,整个汽车行业在中国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把技术带到了中国。无论如何,我们这么做了。
所有人都意识到,中国人会吸收这些技术,变得强大起来。因此,当中国人今天自豪地提供他们的产品时,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我建议供应商行业的同行们寻求合作,而不是试图与中国对抗。”
莱尼的业绩现在远超任何人的预期。上半年,莱尼实现了近十年来首次净利润正增长。营销回报率为4%,销售额增长了3%,达到25亿欧元。
林纳伯格表示:“我们一路奋战,靠自己扭转了局面——非常感谢整个团队的努力。但我们必须为未来进行大规模投资。盈利能力必须进一步提升。为此还需要进行再融资。” 而资金将来自立讯精密。
林纳伯格补充说:“立讯精密和莱尼完美互补;我从未经历过如此程度的互补。我们在客户、市场、生产基地和产品方面都互为补充。由于车载网络日益复杂,我们的生产迄今为止一直难以实现自动化。而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而消费电子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