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又怎样,母虎拒绝喂养,莱比锡动物园忍痛安乐死三只虎宝宝

近日,德国莱比锡动物园发布了一则令人心酸的消息:三只刚出生不久的东北虎(Amurtiger)幼崽因母亲拒绝喂养、体力严重衰弱,被迫实施安乐死。

这三只虎宝宝于上周三晚出生,母亲“Yushka”是一只年轻的雌性东北虎,这是她的第一胎。起初,饲养员对母子关系抱有期待,但在产后数小时,Yushka便彻底离开了幼崽,不再哺乳或取暖。

动物园园长约尔格·君霍尔德(Jörg Junhold)坦言:“从人类的角度看,这非常令人难过。但在自然界,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有些母虎在缺乏经验或察觉幼崽体质不佳时,会主动放弃抚养。

在随后的两天里,饲养员持续观察到小虎们体温下降、活动减少。由于新生虎需要母乳刺激才能促发奶水分泌和进一步的抚养行为,一旦幼崽停止活跃,便会陷入恶性循环——母虎更不愿接近,幼崽也更快虚弱。

首席兽医安德烈亚斯·伯恩哈德(Andreas Bernhard)表示:“当幼崽已不再有任何活跃反应时,它们在野外将面临饥饿致死。我们必须承担起责任,让它们在无痛的情况下结束生命。”

很多人会问,既然有兽医团队,为什么不人工喂养? 动物园方面解释,人工抚养虽然能让幼崽存活,但在野生动物种群保护中,它会导致个体失去重要的生存技能,也难以在成年后顺利融入同类环境,繁殖成功率也显著降低。

莱比锡动物园坚持“尽可能自然化的饲养理念”,即便是在濒危物种保护中,也优先保留自然育幼模式。这不仅是为了动物福利,也是为了确保物种延续的健康基因与行为模式。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虎亚种,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野外数量不足500只,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在欧洲,东北虎的保育依靠动物园之间的合作繁育计划(EEP)来维持遗传多样性。Yushka的未来配对与繁育仍在计划中。

虽然这次的结果令人遗憾,动物园方面仍计划在未来为Yushka创造条件,让她有机会通过自然方式抚养后代。园长Junhold相信,这只年轻的母虎“终有一天会为物种的延续作出贡献”。

在生命的链条里,有些个体的离开是无法避免的,但每一次尝试与经验,都是让濒危动物多一分生机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