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车烦?很多时候都怪那些“永远修不完”的道路施工。这已经是德国常见现象了:一条车道封了几个月,看不到工人、听不到施工声,却始终霸占着公共空间。对此,德国慕尼黑市政府终于出手了:未来施工拖太久,将面临高额处罚。

最近慕尼黑市长 Dieter Reiter(67岁,社民党)宣布,将对私人建设项目征收更高的“占道费”,以此逼迫他们更快完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规不适用于市政项目,也因此遭到来自在野党基社盟(CSU)和商界的批评。
目前的惩罚标准非常也宽松——无论工地大小,每周每平方米仅需缴纳1.50欧元,而且没有时间限制。但从2026年起,这一制度将“彻底改革”:根据施工面积和持续时间分为五档面积与四档时限,越久、越大,费用越高。
具体来看,施工面积在50平方米以内维持不变;50至150平方米的工地,超过一年半后,每平方米每周需缴纳3欧元;150至300平方米为5欧元,300至500平方米涨到8欧元,而超过500平方米的大型工地则高达12欧元每平方米每周。换句话说,像某些大型市区项目那样的工程,每周可能面临至少6012欧元的“拖延成本”。

CSU市长候选人 Clemens Baumgärtner 对此表示:“我们看到很多市政工地才是最典型的‘拖延户’,甚至有工地早就完工,却被当作仓库使用。”他呼吁:“市政府自己也应该为这些扰民的长期施工付出代价,可以通过类似‘罚单’的形式来征收罚金,用于偿还市政债务。”
然而,慕尼黑市交通部门则不以为然。发言人 Christina Warta 向《图片报》表示:“这不过是将一笔费用转换为另一笔收入而已,实际是零和操作,但却会带来额外的行政负担与成本。”
商界代表也表示担忧。德国工商大会(IHK)警告称,这类费用上涨可能会直接影响住房建设成本,“如果想要推动价格合理的住宅开发,首先应该解释清楚这种高额收费如何不构成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