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警醒:过度依赖美国投资或导致经济脆弱

近日,《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爱尔兰过度依赖美资或导致经济脆弱。内容里阐述了爱尔兰经济长期仰赖来自美国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FDI),尤其集中在制药与科技领域。文章认为,近期爱尔兰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开始显现结构性风险。自辉瑞(Pfizer)在 Ringaskiddy 建厂以来,美国资本推动了爱尔兰财政盈余和企业税收入飙升,使其跻身欧洲财富领先国家之一。但当前的国际形势正在改变这一格局。

关乎经济安全的贸易政策调整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签署的对欧关税协议,将首次对药品征收高达 15% 的关税,为爱尔兰经济带来重大挑战。尽管目前大部分药品出口仍暂享豁免,但长期不确定性已使外界担忧该国的“风口蛋糕”可能一夜之间消失。

三大风险同步暴露

税收集中度过高:去年企业税收入高达280亿欧元,但其中三家跨国企业就贡献了三分之一,该国税基高度依赖少数巨头。

基础设施短板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爱尔兰在交通、电力、供水、住房及医疗设施方面均落后于同类高收入小国。政府虽制定了价值 1,024 亿欧元的投资计划,但在执行与分配效率上饱受批评。

生产力增长停滞:建筑业生产效率低下,爱尔兰在 2025 年 IMD 世界竞争力排名中下滑了三位,进一步反映出经济活力不足。

国家行动与反思力度加大

政府计划到年底在两个主权财富基金中存入约 160 亿欧元,用于分担企业税“意外收益”。但经济学家指出,这仅占过去十年企业税收入总额的约十分之一,严重低估了应有的储备规模。

为降低对美国投资的依赖,爱尔兰正在推动“硅谷爱尔兰”(Silicon Ireland)计划,积极吸引芯片制造商入驻,同时重新扶持金融服务等行业,力求经济结构多元化。

专家建议政府应集中资源提升竞争力与基础建设效率,切实执行住房、能源、水务与交通等领域的改革方案,“当一切都是优先事项时,反而让一切变得缓慢”。

前景展望

这篇文章认为,爱尔兰当前面临的是自 2008–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挑战。如果美欧贸易和税收规则突然收紧,爱尔兰多年依赖 FDI 推动的增长引擎可能面临重挫。接下来该国能否利用其劳动力优势、地理位置和资金储备,在加强国内生产、基础设施现代化、强化政策执行方面发力,将决定其未来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