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美国最新达成的贸易协议为持续数月的贸易争端画上句号,避免了全面贸易战的爆发。根据协议,美国将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进口关税,较此前特朗普威胁的30%税率大幅降低。这一基准税率将覆盖汽车制造、制药和半导体等关键行业,但飞机及其零部件、部分农产品和关键原材料获得豁免。

作为协议组成部分,欧盟承诺未来三年采购约6400亿欧元美国能源产品,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并计划投入至少5150亿欧元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不过协议未强制要求欧盟扩大美国牛肉进口,为爱尔兰农牧业保留缓冲空间。
对爱尔兰而言,协议仍存关键不确定性。每年近20亿欧元的食品饮料出口中,乳制品和威士忌占据重要份额。目前尚不清楚爱尔兰威士忌是否适用15%关税,若最终纳入征税范围,将重创依赖美国市场的本土蒸馏酒产业。更复杂的是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的关税差异问题——美国5月与英国达成的协议规定北爱输美商品适用10%税率,而全岛一体化运营的乳业供应链恐因5%的税率差面临额外成本。
关税成本将由美国进口商承担,但可能通过压价、分摊或涨价三种方式转嫁,最终影响爱尔兰出口商利润或美国市场销量。不过欧盟消费者暂时无需担心物价上涨,除非欧盟未来对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协议支持者强调其消除了30%关税的威胁,为欧盟企业带来亟需的确定性。以汽车行业为例,输美关税将从27.5%降至15%,显著提升竞争力。但批评者如法国欧洲事务部长本杰明·哈达德指责协议"失衡",认为欧盟未充分利用单一市场筹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嘲讽"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
随着后续技术细节的敲定,欧盟成员国将在今夏结束前对协议进行表决。对年贸易额超1.6万亿欧元的跨大西洋经济体而言,这份妥协方案既是风险管控,也是新的博弈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