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爱尔兰农产品价格同比暴涨19.3%,涨幅高居欧盟榜首,远超欧盟2.6%的平均水平。牛奶、牛肉等日常食品价格持续攀升——仅2升装牛奶一年内就上涨27欧分,令消费者压力倍增。

本周另一份报告显示,综合住房、交通、能源及食品等生活成本,爱尔兰已跃居欧盟第二高物价国家,仅次于丹麦。其中烟酒价格更是冠绝全盟。专家分析,乳制品占爱尔兰农业产值核心地位,欧盟牛奶均价12.6%的涨幅直接推高本国数据。此外,爱尔兰不生产橄榄油等价格下跌品类,而土豆降价、鸡蛋谷物涨价的结构性差异进一步放大了通胀效应。

高威大学研究员朱利安·沃利指出,美国贸易战威胁引发的国际市场动荡,叠加去年恶劣天气导致的减产,共同促成价格飙升。爱尔兰农民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塔格·巴克利则强调,若以20年为周期观察,食品价格涨幅实际长期低于通胀率,"廉价食品时代"正在终结。
市场供需变化同样关键:截至2024年底,爱尔兰奶牛存栏量减少超20万头,肉牛降幅更为显著。同时,占爱尔兰牛肉出口半壁江山的英国及欧洲市场普遍供应短缺,进一步推高价格。不过最新监测显示,4-5月牛肉和乳制品收购价已小幅回落。
面对物价压力,都柏林理工大学零售专家达米安·奥赖利发现消费者正改变购物策略:更倾向囤购促销牛排冷冻保存,冲动消费明显减少。超市则通过"价格匹配"策略争夺客源。
尽管农户收入有所改善,但专家指出这仅是多年成本挤压后的"回血"——2023年数据显示,奶牛场平均收入4.9万欧元,肉牛场仅7400欧元。农业研究机构Teagasc即将公布的2024年数据预计呈现有限回暖,揭示普通农户仍面临严峻盈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