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个身份证竟被告诽谤“:爱尔兰诽谤法漏洞让商家沦为待宰羔羊

本周四上午11:45,爱尔兰参议院将审议《2024年诽谤法修正案》——这部被法律界称为"先天残疾"的法案,正在纵容一场针对中小企业的合法抢劫。最新数据显示,爱尔兰人均诽谤诉讼率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总和的19倍,而零售业者正成为最大受害者。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现行法律下:

要求顾客出示身份证可能构成诽谤

核对购物小票可能吃官司

拒收假钞甚至会被告上法庭

都柏林某连锁超市老板透露:"我们现在宁可放任小偷,也不敢阻拦。毕竟打场诽谤官司的律师费,比全年被盗损失(便利店7-9万欧/超市12-14万欧)还贵!"

更荒诞的是,即便商家胜诉也难逃勒索。某酒馆在巡回法院打赢诽谤案后,反被威胁支付原告上诉费用,最终被迫支付3000欧元和解金和12375欧元律师费,次年保费还暴涨。爱尔兰中小企业协会痛斥:"这根本是鼓励滥诉!"

尽管2023年修正案草案曾承诺设立"临时零售诽谤"抗辩条款,但在正式法案中神秘消失。政府试图用扩大化的"有限特权"辩护搪塞,却掩盖不了法案缺乏"损害测试"机制的致命缺陷——这意味着任何鸡毛蒜皮的指控都能闹上法庭。

欧盟人权法院早就警告爱尔兰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10条(言论自由条款),但媒体集体失声。国际新闻协会2023年报告揭露,爱尔兰权贵正滥用诽谤诉讼压制舆论,但连"指控原告滥用司法程序"本身都可能被认定为诽谤。

眼下全记者联盟、爱尔兰公民自由理事会等30个组织已联名抗议,中小企业协会甚至准备向欧盟司法委员会申诉。参议院本周的表决,将决定爱尔兰究竟要当"诽谤诉讼天堂",还是回归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传统。正如抗议者高举的标语所示:"当诚实经营等于法律自杀,这个国家的商业脉搏就要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