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新租金管制政策引争议,政策漏洞将导致租金成本上升

爱尔兰政府本周公布的租金压力区(RPZ)改革方案引发多方担忧。反对党警告称,该政策存在"巨大漏洞",可能导致房东在明年3月新规生效前囤积空置房源,造成短期租赁市场供应紧张。根据现行RPZ规定,租金年涨幅不得超过2%,而新政策将允许明年3月后签订的新租约按市场价定价,并实行六年期滚动租约。

住房机构审查报告显示,新政策至少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对抑制租金上涨产生效果,且全球贸易战等外部因素可能抵消预期中的住房建设增长。报告指出,利率上升等经济环境使机构投资者难以达到政府期望的投资规模,而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供应链问题带来的通胀风险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住房部长詹姆斯·布朗承认无法预测租金何时下降,仅强调"增加供给是降低租金的唯一途径"。新芬党领袖玛丽·卢·麦克唐纳批评政策"明显倾向于让大基金获利",并指出学生等短期租户将面临更大压力。该党住房发言人欧因·奥布罗因揭露,新规实际上鼓励房东延迟出租,等待明年3月后获取更高收益。

新政要点包括:将原定年底到期的RPZ制度扩展至全国;现有租约维持2%或通胀率的涨幅上限;新建公寓租金涨幅不得超过通胀率;禁止拥有四处以上房产的大房东无理由驱逐租客。政府正考虑提高违规驱逐罚款,并研究建立租金登记制度以增强透明度。

社会民主党议员罗里·赫恩直言"租客将为政策失败买单",指出至少半数租户无法享受无理由驱逐禁令保护,政策漏洞将导致租金成本上升和驱逐事件增加。目前,住宅租赁委员会将负责监督租金重置禁令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