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爱尔兰来了52万人,却比去年少花三千多万欧元!旅游业有点难

四月的爱尔兰迎来了528,100位外国游客——比去年同月少了4%。

不过如果你把时间线拉长一点,会发现这其实是个不小的增长:相比2023年4月,增长了整整14%。也就是说,虽然和去年的“高基数”比略显逊色,但和前年的“恢复期”相比,整体趋势还是在往上走的。

游客们在岛上的花销(不包括机票)总共是3.75亿欧元,比去年少了10%,不过比2023年还是略涨了1%。大头自然还是来自邻居英国,占了整整41%的游客份额,花了9600万欧元。美国人紧随其后,占了18%,也花了不少——1.21亿欧元。欧洲大陆游客群体虽说不及英美显眼,但贡献最高,烧掉了1.34亿欧元,占到总消费的36%。

这届游客的出行理由也没什么悬念,40%是来度假的,38%是来投亲访友的——看来春天真的是适合“回家看看”的季节。

不过不管你是来看风景的,还是来看亲戚的,大多数人最后都还是选择了最经济实用的住宿方式:42%的游客住在家人家或自己在爱尔兰的房子里——比起住酒店,这显然更“本地化”也更便宜。

统计显示,游客总共住了340万个夜晚,平均每人待了6.5晚,比2024年略长一点,但还没回到2023年那个“人均快住成半个月”的水平。

中央统计局的统计师Gregg Patrick表示,这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一个“稳中略降”的趋势。他指出,虽然游客人数和消费都有所下降,但整体停留时间增加,这可能说明游客在计划更长但更节俭的行程。

爱尔兰旅游业联盟的CEO Eoghan O’Mara Walsh倒是显得比较乐观。他说,业内看的其实是“座位被订了多少、枕头上睡了多少人”,而不是纯粹的CSO抽样数据。“两个数据源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这总归是件好事。”

所以总结一下这份报告:人来了不少,钱没花太多,住得久了点,理由依然是那几个——春光好,亲情浓,爱尔兰的魅力还是挡不住的。